第674章 借刀(第3/6页)

夏竦虽然在西南没有做过太过份的事,可一呆就是近两年,也搜刮了一些财物。他先带着护卫回京,可家里老小,还有行李众多。因此聘请了几个船家,帮他拉送。王朝找上门去,虽然是女眷,有些避诲,可这一路是多遥远,总得出来露一下面吧。但下了涪州、夔州,一直到江陵,换了大船,也没有看到过这三个女子。

为了验证,王朝将这几条船上当时所有的伙计与老板都找遍了,一个人也没有记忆这三个女子出现过。

因此王朝断言,这三个女子要么在黔州离开夏竦,要么出了事。不可能随着夏竦到了京城。

石坚听到这里,已经断定这三个小姑娘出了事情了。还有一种可能,夏竦不要她们了。可就是将她们打发出去,也会有人看到她的行踪,不可能王朝以及当地官员下了这么大力量去查找,也没有得到这三个小姑娘以后的行踪。难道是小姑娘前面离开夏府,后面在黔州城就遭了歹人的毒手?扯!这可是在几万人的城市里,不是在荒效野外。

可他还是有点不明白,如果夏竦垂涎她们的美色,既然骗到家中,夏竦还弄不上手的话,他也白活了。既然上了手,真玩腻了送出去就是。如果玩真格的,无论是玩了不要,还是纳成小妾,虽然她是大理相国之女,可在两国力量对比之下,大理相国也只能吃一个哑巴亏。同样,夏竦也不是娶妻,虽然是一个番邦之女,做为小妾,也不会损他的名声。

为什么他有可能会下毒手?

如果此事属实,夏竦政治生命要出大问题。杀人不怕,象石坚自己杀了多少人,这些鲜血是不能堆积起来,否则都会形成一个湖泊。不但战场上杀,同样深州知州、宜州团练使、还有宋兵,以及自己国家的平民,甚至杀这些人时,还是逆旨而杀。可那是为国杀人,虽然有些逾制,但真要说起来,也能放过去。

可无故击杀自己家人、妻妾与奴婢,那性质是两样的。肯定不会判决死刑,可再想在政治上有什么发展,那是想也别想了。有可能坐实,夏竦这一辈子也就完了。

但石坚不能主动提起此事,否则也会判他一个不能容人之量。

想了想,石坚在王朝耳朵边低语了几句。王朝会意,退了下去。

石坚将那对青年喊来,询问,现在过得怎么样,随便着谈着家常。这时候王朝进来禀报了:“少爷,出大事了。”

“什么大事?”石坚表演得也很逼真。

王朝忍着笑说道:“大理那个相国恐怕让夏大人杀了。”

“胡说八道。”

“不相信,少爷,你看。”

石坚从王朝手上接过几张写满字的纸。石坚迅速地看完后,立即放在蜡烛上烧了。

这对青年着急了:“石大人,是真是假的。”

石坚安抚道:“怎可能是真,这是我手下失误,不能相信。”

王朝还不服气地说:“少爷,这不是失误啊。不相信,你派一个人查一下,夏大人从黔州带回的亲信仆人,保证立即得知准备的消息。”

石坚佯怒:“你还不下去,在这里虚言妄语什么!我怎可能凭你乌虚子有的话,就去提审他的仆人?”

王朝称喏下去。

这对青年着急了。

石坚吞吞吐吐地搪塞。

越这样,越有鬼啊。这两个青年更急了,立即下去,但两个人并没有休息,而是立即收拾行李离开抚水州。回大理了。石坚也没有阻拦。

只是在发笑。其实这件案子很好办。问一下当时夏竦带到黔州有那些个亲信,然后潜入京城,夏竦防备森严,可这些下人能有什么防备,来一记闷棍子敲晕,带到背下里一审,什么都出来了。

但石坚不能这么做,别人说会说闲话。可这个高相国做可以啊。而且他还是一个相国,虽然没有能力抵抗一个强大的宋朝,可想找出夏竦的亲信,然后再派几个手下伺机将他绑架,还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就是石坚猜错了,也不需要担负任何责任。如果猜测正确,石坚可不介意,就此将这个人彻底弄下台去。

石坚在查这三个女子的下落,夏竦自然得知,心中更加担心。现在吕夷简参预废后之事,他都忘记从中怎样得到好处了。这一天再次进谏,说:“皇上,南方獠夷,不成文明,中原大前来投,中原弱其来掠。所幸其居之地,皆是山地,地贫物瘠,人烟稀少,为害不大。今石大人略作经营,使其民有温饱足矣。可石大人今大兴土木,以中国之力养蕃夷。之前其他地方,还可以用其地物产出售商人,便民而国家易理得利解释。可这些西南之地呢?今石大人这种做法无疑是忘其根本,而壮其末枝。一旦其地生活条件改善。人口迅速繁衍,最后有可能造成巨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