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第三刀,连环刀(第3/4页)

说到这里,他说道:“皇上,以后这个降爵制请成为定例,如果对国家不轨者一例降三级爵位。还有刚才各位‘老爷’们咆哮朝堂,诬蔑宰相,请按朝例,仗责二十。”

然后又再次点了四个宗室子弟的名字,这四个子弟在赵祯昏迷中跳得是最厉害的,刚才这几个人也是带头骂石坚的。石坚点完名字后,说道:“这里是他们当时所做所为。可以说他们形同谋反,为了社稷安危,请皇上将他们与机速房的官员一道发配到加纳。”

到加纳路途遥远,只有少数商家为了巨大的利润,才将船只发往哪里,还有的是前往欧洲去的。不过现在两湾大陆同样利润不菲,因此前往的船只并不多。现在这些官员正在押送上海港的途中,不过船只并没有找好。

听到石坚的话,所有大臣,以及这些王孙子弟倒吸了一口冷气,赵祯将石坚拽到一边,毕间是皇室子弟,如果受辱,也感到没有面子。最后协商的结果,是庭仗二十,流放则免了。打完后,一起哄了出去。

但这一来,更看到石坚的杀气凛然。这才是石坚整顿官吏的第一步,只有将这些宗室子弟都处理了,才可以让下面的官吏震摄,才能顺利的将下面的整治进行下去。

可赵祯则关心着另一件事,宗室子弟处罚完了,赵祯将石坚以及群臣留了下来。赵祯就问道:“石爱卿,你刚才为何说十年过后,就要退隐朝堂?相信朕并不是不能容臣之人,朕与你为何不能成为先主与武候那样的佳话?”

他有点急,不知道怎样才将内心的感情表达出来。大不了赏官赏爵,可现在石坚已是县公,官位也到了首相。再赏钱,石坚缺钱吗?那么赏什么?对女色石坚也很节制,生活更是马虎。所以他不知道说什么好。

石坚欠了一身说道:“皇上,臣刚才说过,防止国家败坏的根本就是专权制度,因此太祖设立了台阁来监督百官的职权。只是现在臣侥幸学了许多杂学,而新大陆与格物学只有臣稍微善长一点。所以承蒙先帝与皇上,让臣有了特权,许多事情也特事特办,多有逾制之处。但此风不可长,因此以后臣也要退出朝堂,以便让后人留下一个参照。”

赵祯摇头无语,但其他大臣都在心中喝了一声彩,石坚这句话也正好是对刘娥以前对他态度一个很好的反驳。

石坚说完后,再次露出沉思,他想到了霍光、张居正,他们生前还好一点,可人一死,最后全家灭族,张老连骨头都扒了出来。别说石坚不会避祸,以后凭借小皇上对自己的信任,还有李太后自己又有救命之恩,到时候自己避祸,小皇上也要强迫将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还有子女长大会怎么样,以后英宗会不会摆脱仁宗的影响。牵涉到朝政的变动,自己又开了杀大臣的先例,那么整个家族会有什么样的下场?石坚不想赌,也不敢赌。这还是在小皇帝到老的时候心理还不会产生变化情况下,如果小皇帝自己产生了变化,那么情况还要糟。

因此他说道:“皇上,还有私,第一臣这么多年从东到西,身上也受了一点伤。确实感到劳累。一旦朝廷走上正轨,臣也想休息一下。还有即使臣在朝堂上养老,相信皇上也不再乎这几个薪水?”

王曾与范仲淹大笑,如果说薪水,朝廷还不知道要倒找石坚多少。

“可是臣与皇上会成就一段君臣相宜的佳话,但子女呢?臣有几个子女,这还是次要的,臣在世时可以管制。但臣不在世时呢?所以霍光之祸,就是不知道盈则满的道理啊。所以坤卦说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就是坤地美德大到极点了,如果不知道收敛,最后也会有不美的事情发生啊。”

石坚说的话合情合理,赵祯也无可奈何,他看着王曾,希望王曾劝解几句,可是王曾在闭目养神,再看看其他几个大臣,神情差不多。其实都知道,石坚这是想功成身退,但这也是石坚最好的选择。现在石坚收复了幽云十六州,以后平灭契丹,还有可能的大食、天竺,到时候功劳还要大,那么赵祯怎么赏?难道要裂土封王?可其他皇上以后会相信么?石坚封了王后会不会危及到宋朝的本土?所以石坚只有一条道路可走,也就是石坚现在选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