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封禅(第3/4页)

王曾在下面偷偷地笑,他不相信赵祯真的会封禅。这个小皇帝他是看着长大的,总体上来说,算是明君,最主要他朴素,会舍得这笔钱?还有他最相信的石坚也不信鬼神,封个鬼禅!这是以进为退。

他看着石坚,石坚闭起眼睛,他什么也没有说。最怕烦了,如果创新一件事,马上群臣就象狗一样争吵不休。我提议了,让你们自己通过。我不参加其中,同意也是你们同意,反对也是你们反对,后果你们自己兜。

王曾也搞不清楚,小皇帝这话是不是石坚出的主意?他就看着这些大臣,看你们怎么说。好了,两个宰相,一个不开口,两个副相,也不吭声。于是沉默了好一会儿,直到赵祯再一次让礼仪院的大臣安排封禅之事时。下边的大臣才乱了套,都说不可,现在南方还没有平定,许多百姓还没有安定,这时候不能封禅。

赵祯再次说道:“那么朕出巡也不可,封禅也不行,难道朕的功业不够吗?”

这回所有人开窍了。

不让封禅,那就让他出巡吧。这回再无可挡了。但许多大臣都进谏,千万不要象石坚那样,那不叫天子出巡,是叫乞丐出巡。于是再次吵到老太后哪里,现在老太后也许是听到南方的捷报传来,精神儿也好点,身体也似乎好点。她已经从病床上起来了,但没有过问政事,只是监督着赵祯处理。

从这一点上,她比武则天仁义得多。不象武则天把持着朝政,也不培养自己的儿子,还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李显,让李显差点把唐朝再次搞得乌七八糟。

老太太一听大臣的话,也犯了倔劲,要么你们让赵祯按照石坚的方法出巡,要么不出巡。于是许多大臣苦苦哀劝,有的还痛哭流啼,还别说,真有大臣泪花儿在往外面流,我这是表示忠心。最后加了一些斧铖旗幡,也比起史上的所有皇帝出巡,这已经是简陋得不能再简陋。

事实也证明石坚的做法是对的,当赵祯带着这一支象讨饭一样的出巡队伍离开京城时,所有百姓的心再次凝聚与感动。特别是赵祯与皇妃跑到老百姓家中啃窝窝头,许多百姓一起放声大哭。这时候没有品选新闻,否则将会成为宋朝十大最感人的新闻榜首。

既然决定要出巡,那么要选择出巡陪同官员名单。这时候石坚睁开眼睛,说我去。不去不行,皇上离开京城,他又手掌大权,留在京城里,老太太在皇宫也不放心。随行的还有薛奎与包拯,这两个刚直不阿,出巡什么目的,就怕下面官员贪污,朝廷的援助不能到位。因此带上他两人。妃子三个人,扬美人、曹贵妃还有郭皇后。以赵祯的意思郭皇后是天下之母,天下之父出去了,那个母得留下来吧。因此带着扬尚曹三人就行了。这个郭皇后一听不乐意了,开始撒泼。没有办法,只好带上。

石坚听了后冷汗直冒,这扬郭二人素来不对头,不要在路上就象村妇一样,撕衣服扯起来,那么皇室形象就丢得一干二净。连带着自己也被大臣们狂批。

至于朝政,由王吕来主持,刘蛾监督。

商议好方案,这就要离开京城了。否则天一冷下来,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不要说赵祯那个羸弱的身体,就是那个娇滴滴的郭扬二位主儿,也吃不消。

石坚再次乘他们准备的时候,他将政务再一次按排。主要就是经济,他一直小心的监督着经济的发展。没有了钱,办不成事情。而朝中其他大臣对这玩意儿也不懂。政务还好一点,王吕都不弱。特别是吕夷简可以说大局观上不如石坚,可在细节上还有可能胜过一筹。

他还要与家人打招呼,特别是赵蓉的肚子似乎又大了,不能让她操劳过度。至于红鸢肚子再大没有关系,也不指望她做什么事情。富态得。连她的老子沙老夫子跑到京城来,都将她狠批一顿,说什么天下最有本事的丫环,这成何体统,要她向石坚下跪。现在都知道她是很牛叉的一个丫环。红鸢眼睛水直滴,还是石坚劝息的。

然而玉素奴香忽然在一旁说道:“那我怎么办?”

现在石坚都似乎忘记了与她有婚约这件事,也是他有意在回避,或者他太忙,也没有办法分心。他还愣了一下说:“什么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