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嚣张之始(第4/5页)

一个个满口答应,而且红光满面。高兴!如果以后石大人有大功,他们也可以吹牛,自己参加了。

当然到了晚上,石坚让他们伪造的五六个印章,是刻了不少,好几十个在哪里,可石坚也没有找出几个满意的。凑合用吧。反正那些契丹人不识字的更多。有这些忽悠也差不多了。

石坚这才写奏折,让机速房的探子带到京城,说这次逾越职责范围行事,请圣上与太后恕罪。当然这是做个表面工作吧,省得刘娥那一天又再次因为此事犯疑心。

又说道因为事急从权,敌人势力布于暗处,难辨你我,不得不先行而后奏。然后大致说了一下现在的河北情况,请他们不要担心。但京城商会之事,有可能会拖延几天,让刘娥与赵祯派人安抚。计划在改变,时间不得不往后拖,这才是他写奏折的本意。否则他连奏折都懒得写了。至于他的行动,还另有安排。还是没有禀报,报了也没有任何作用。

写完后他再次询问了探子得来的消息,与杨佶书房里获取的消息相吻合一下。再次苦想了半夜。直到认为计划没有失误时,才躺下睡觉。

到了第三天,他才走出门。不过他是有事的,因为这一千八百名新兵拉练了两天。可拉练归拉练,但没有经过实战。石坚带着他们要去实战去。

敢情他把人家契丹大军当作靶子了。

石坚没有带多,带着一千八名新兵,还有一千五名老兵,换回了宋朝的盔甲,为了防止万一,还带着五百把步枪。其他冷兵器都不愁,河间府里有不少。四周驻扎的契丹兵力,除了几个县城外,在野外的还有四五处。石坚选了霸州附近的一处契丹大营。

之所以选择这里,一是这里的契丹士兵不多不少,有两千人,正好适合当靶子。还有他这是为下一步计划清扫道路。

石坚带着三千来人,一跑奔跑,都是马上高手。只是新兵队型松散,看来拉练的效果并不大,这让石坚感到不满意。一路呵斥。这也难怪,只有一天多点时间,那有这么快有效果。

霸州离河间府说远也不远,说近也不近,两百里不到。石坚也不急,一路走着一路拉练。轻松。他经过莫州时,还命令士兵举着步枪对着城墙上面,射死了几个契丹。莫州也失守了。当然如果莫州没有失守,耶律焘蓉与克己也不敢呆在河间府,太近了。

将莫州的契丹军害得脸上都变色了,因为他们不多,只有两三千人。连忙趴下警戒。实际上现在石坚不想攻城,不然估计把云梯一架,守城的契丹人都会举城投降了。对于旁人来说,城墙也许有用,但对于石坚来说,城墙一点用也没有,反过来有可能成为自己逃跑时的障碍。

然后石坚才大摇大摆地离开。但莫州城的契丹人不敢追。天知道他又在使什么计策。老实一点好。可怜连中饭都一个个呆在城头上,在寒冷的西北风中吃的。

越过了莫州,只一个来时辰,就来到霸州的北边。

这处大营的指挥官叫萧阿奴。反正契丹人最后叫奴的最少占一半,这是因为他们的发音有着关系。他的大营就驻扎在霸州的城南。因为霸州是宋朝的边境,因此防守严密,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拿下。契丹也没有想在上面浪费更大的功夫,现在必须要在很快的时间进入中原腹地,宋朝才会震慌。因此留下这两千人监视霸州。

在城里宋兵狠,出了城什么也不是。否则耶律休哥都不会带着九千人将宋太宗十万人打得大败。但这是契丹的荣光不错。可第二次北伐时,你将杨业换成主帅,潘美换成副帅,再没有一个王侁监军制肘,试试看?

不过这城里的宋兵虽然两万多宋兵,经过苦战,还剩下一万人,但就是不敢主动出击。这还算是好的,有的主动投降了。

萧阿奴也在害怕,但还好一点。怎么说,毕竟河间府离霸州还很远。况且后面就是涿州,契丹大本营。因此他也没有想到石坚居然挑到他。

石坚呆在河间府肯定会挑一个人,可怎么就挑他呢?

才大年初四的,萧阿奴还正在喝酒,一听到这个消息,吓得将酒碗丢到地下。连问手下怎么办?

怎么办?人家是什么主?几十万的几十万的军队灭。咱们算什么,吓唬吓唬守在霸州的宋兵还差不多,与石坚斗,咱们的北院大王,最聪明的郡主,都在两个时辰里不知生死。咱们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