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挺进(第3/4页)
况且,还有几万步军的配合,还有强大的火器与弓箭。然后这两万骑兵只有崩溃。
这回张元少了一层顾之忧了,乙灵纪等三员西夏小将先后折羽,这几百西夏士兵没有了领头的人,他们只有唯张元听命了。然而张元更加担心了。本来他就欺石坚没有马匹,行动缓慢。这一战到现在他看了出来,石坚故作迷阵,他是来夺马的。而且很成功,至少让石坚夺下近两万匹战马,这将使石坚的大军战斗力提高一倍多。
这让大洋岛上几个知情人更加夺气。
石坚将这些战马牵到船上。也许运到宋朝不可能。但运往塔州岛还是不成问题的,毕竟顺海路只要一天一夜时间就可以到达。然而出乎张元的意料,石坚的船队没有将这些战马带到塔州岛,反而再次将船队开往小米城。这回有了战马,而且有了锋利的武器。手榴弹雪藏了许久,现在已露面了,那么就再次露面吧。小米城终于被石坚攻了下来。
再一次让石坚解救了几万宋朝百姓,同时搬走无数的物资。不过这次损失没有开始的宝石城、大米城以及铁城严重。毕竟有许多物资搬到内陆去了。而且那些剩下的投靠天理教的海客也象惊弓之鸟一样,躲进了内陆。
实际上他们在心里已经产生了后悔,如果象这样下去,大洋岛丢失那是早迟的事。那么他们的下场将会很凄惨。
石坚返回了一次塔岛,将解救的百姓放在塔岛上。至于这一次也俘获了几万虏,但决战即将来临,他也不能再将士兵分出去押运。但让这些大洋岛上的百姓押运,因为俘虏太多了,他也不放心。于是他下令将其中一些比较刺头的,还有一些罪孽深重的,挑出了近一半,就地处死。
这也是他进入大洋岛第一次亲自下令杀害俘虏,那一次在海上,是朱恨所为,不是他下令的,至少不是他当面亲自下令。
然后石坚再次带着战马来到了宝石城。然而让石坚失望的是,自从上次他进入宝石城后,张元基本上放弃了这个城市。现在只有少数土著人不知天高地厚居住这里。
石坚就是杀了他们也无大局无事于补。不过通过审讯,他得知了一条消息,现在张元下令,凡是所有海边的土著人都立即将庄稼收割,然后向内陆转移。也就是说,将海边一百里纵深处让出来。给你石坚折腾去吧。
石坚没有办法,他只好将船靠在北岸,然后上岸。但有了许多战马,现在携带货物也方便得多。敢情他将战马当作骆驼来驼东西了。这也是被逼无奈。现在张元已经将庄稼收割得差不多了,他们带着土著人向内陆转移。石坚也失去了海船的优势。石坚不得不进入内陆寻找战机。可这样一带,大量的武器供给,必须有牲畜来带。否则靠人背能背多少?还有大洋岛毕竟没有开发多久,道路也不发达,就是有小车子,也不好行驶。
而且就没有这些沉重的供给,石坚也不敢分兵,现在他手上除了伤兵外,能够作战的不到四万人,本来兵力就很少,他更不敢将士兵分开。当然特殊情况例外。他不能让骑兵在前面一个劲地跑,与后面步兵脱节。
他带着大军一路向北面的宝石山(新英格兰山脉)行军。这也是在合理之中。因为宝石山有着丰富的各种宝石矿藏,里面还有着许多宋朝百姓,被张元强行关押在玉矿里采矿。毕竟相比于其他矿藏,玉矿的价值更大。而且除了玉矿外,宝石山还有少量的铁矿。还有因为这里开发得早,宋朝百姓也是居住得最多地方之一。
听到这个消息,张元大喜。终于石坚上岸了。他将众人召集一起,将计划公布出来。萧虚列怀疑地说:“张大人,这与原来的计划不相符吧?”
张元这个计划就是利用石坚解救宝石山宋人时,从考拉城(布里斯班一带,因为这里的考拉数量最多,所以宋人叫它考拉城)和流花河(巴旺河)斜插下去,进入宝石山的南侧,将石坚的大军全部围死在宝石山。这样一来就成了决战。而原来的计划是将石坚在大洋岛拖住。管他土著人死多少,只要契丹士兵不要伤亡太多就是。
张元说道:“萧副统,原来的计划是将石坚拖住,可现在你也看到了,石坚虽然在连连大胜,但他们也害怕我们大军,一旦不利就躲到船上,我们也无可奈何。现在能将他们往内陆逼进,将他消灭,那么对我们契丹以后也会有好处。否则一旦将他放回,不愁供给,不愁士兵来援,让他发挥起来,我们契丹还是恶梦。这个机会为什么要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