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和解(第3/6页)
对于他这套理论,这些人基本上都听过。除了赵祯外,就是刘娥也见识过社会的底层,他们都知道有一些官员,如果将交子作为考核的政绩,那么避免不了,他们会对老百姓强行摊派,那么会引起骚动。石坚这样做,有许多官员会散漫地对待交子的发行,发行的速度也会慢了许多。但也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纷争。特别是现在这种新事物,还有树立威信,也要在老百姓心中留下一个好映像。
石坚又说道:“还有一条,那就是人有长短。各位大人,你们有没有想过,对经济最善长的是什么人?朝廷可以引用一些大商人,给他们一些虚职。虽然他们追利而行,与你们的儒术有所违背,可他们却是对经济最懂行的一群人。有了他们的协助,可以为交子发行出许多有用的主意。出现麻烦时,也是最懂行的一群人为朝廷在拿主意。”
众人又是沉吟,虽然他们是不耻商人,可现在已经有了商人因为捐助善款,被朝廷封八九品的闲官。石坚只是说一些虚职,也未尝不可。
石坚又说道:“第七条就是交子发行后,国家也要常备大量金银铜作为储备。因为就是再聪明的人,也无法做到准确地预计明年的经济总量。无论是大的旱涝灾害、战争疫瘟还有大矿藏的发现,新作物的引种,都会引导经济强烈的波动。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朝廷可能立即拿出现钱来兑现调整。这样也不会造成交子大幅度的波动。”
众人再次点头。虽然这样还会造成一些金属浪费,可不一定要有多少交子就储备多少金属,只要有三分之一,就完全可以调整过来。这还是等于将各种金属节约下来。
石坚又说道:“最后一条,那就是现在天理教有所异动,因此不能全面发行,可以先发行五千万贯交子,做一个示范。以后缓而图之。”
“好!”有许多大臣叫道。五千万贯说小也不小,说大也不大。现在国库里加上石坚的两亿贯,光铜钱就是四亿贯,这还不算金银等贵重金属。就是天理教想要在这五千万贯上打主意,朝廷可以立即拿出现钱来将它兑现。而且只有发行了,才能真正看到它的利弊。就连吕夷简也附奏此议。
石坚说道:“这就是臣对交子的见解,总之一句宗旨,宁慢勿急。下边就是银行。”
众人再次全部竖起耳朵,他们刚才已经听到石坚提过银行,可他们从来没听过这个名词。
石坚说道:“一开始它协助交子的发行,也是为了让老百姓迅速认识它。但它的主要职责不是这点,而是存钱,放贷,兑换,国债。”
银行的功能远不是这一点,比如参加各种风险投资,主动收购各种产业,使银行迅速壮大。但这些项目就是石坚前世的中国各大银行也不敢过多参预,更不说这是在宋朝。石坚提也不提,否则让一些大臣为了功绩在上面打主意,最后反而不妙。
现在有许多人隐隐约约明白了石坚的用意,刘娥担心地说道:“会不会与民争利?”
石坚答道:“不会,且听臣将话说完,太后自然会明白。臣先说存钱与放贷。存钱就是让老百姓带上户薄,将钱存到银行上,然后银行开一张存折,还可以着情分为活期、定期的长久,付给百姓一点利息。为了防止失窍,还可以设置密码,取钱时密码与户薄与本人相合,才能取到钱。”
存钱大家都明白,就比如石坚家中,他有自己的一些产业,每年获益不少,当然他出帐也不少。为了这些钱,他还腾出一件小房屋,安放这些钱财。这是石坚的家。有些老百姓家中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只有将钱东收西藏,很不安全。经常发生失盗案件。
中国的钱庄史是从明朝中叶开始的,到清朝时才开始成熟。当然在唐宋时也就有了原始的模形,各地城市多有金银铺、银铺、金肆、银肆、金银交引铺等商铺,有时此类商铺集中在一起,又被称之为银市、金银行、金银市等,所营业务包括金银器饰的买卖;金银铤(饼)的买卖;金银的鉴定;金银器饰及金银铤(饼)的铸造;钞引等有价证券的交易等,随着金银货币职能的发挥,其中金银器饰及铤、饼等的买卖逐渐带上了兑换的性质。因此宋代一些地方又有所谓“兑坊”出现。另外还有典当业,也属于金融机构之一。然而此时,金融业还是以高利贷为主,直到宋朝末期,因为宋朝的经济渐渐成熟,才出现有息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