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条件(第2/6页)

其实他只是白担心了。石坚现在不但会让他活着回去,还有可能保护他。这可是一个资质很“好”的皇帝。契丹人有了这个皇帝,本身就可以将契丹的力量减小三分。石坚真正所要的,是希望他们大军留下更多在这里。至于他,石坚可是一点不感兴趣。就象是明英宗被蒙古瓦刺也先掳去一样,反而更激起了明朝的仇恨,于谦立明景宗为帝。最后大败瓦刺。石坚可不想在契丹人心目中留下一个奇耻大辱的映像。那么以后进攻契丹时,将会遭到严重的反抗。

元昊也没有公开,他利用了辽兴宗在银川平原的逆行,大肆宣扬。相比于宋人,其实西夏人还是爱恨交错的。事实许多人心目中也在思考一件事,如果当初不是元昊先招惹宋朝,怎会有后来的结果?至少李德明在世时,那时候石坚已经进朝为官,他也没有主动向西夏发起进攻,连西夏参预刺杀一案,也将李重昭放回,并没有追究。特别是那些河西走廊的部族百姓,更是对宋朝的好感超过了对元昊的忠诚。

可对契丹就是两回事。他们西夏一直对契丹奉为上宾,这是好听的,说句不好听的,就象儿子对老子一样孝敬。可是在西夏最困难的时候,他们非但不帮助西夏,反而出兵,使得西夏雪上加霜,最后导致饿荒的发生。而且他们在银川平原,对待西夏人,简直还不如对待一只畜牲。

他们感到委屈,感到气愤。于是也变成了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十月十五,就在这种心情下,他们拉响了战斗。

当然宋朝也如约所定,提前了两天,就开始聚集了十几万人进攻高昌。这十几万人中,有五万宋兵,还有五万喀拉汗回鹘兵,五万龟兹回鹘兵,六千草头鞑靼士兵,还有三千黄头回鹘兵,以及一万吐蕃兵。虽然是几方兵力,但也是十几万人,况且现在元昊也没有力量两边开战。于是守在高昌城的西夏人在得知这个消息时,早就向伊州退回。然后再从伊州退向沙瓜二州,这样进一步压缩兵力,还借着地势之险,也好防守。

只是契丹一干重要将领听到这个消息后,一个个面面相觑。不是他们惊讶西边这十几万大军,这些小国对元昊的痛恨和害怕以及残暴的气愤,他们都知道。宋朝很容易将他们聚集起来。只是他们在心中惊讶石坚早几个月就算到了今天的局面。这是何等的深谋远虑与自信,这让他们一个个打了一个冷战。

不过这一次石坚对他们仁至以尽,不但提供了粮食(只是这次石坚掳获的粮食足以供应他们这二十多万契丹大军几个月的需要,但契丹人只有捏着鼻子不能作声),还有大量的云梯,虽然满山都是树木,但论起手巧来,契丹人远不如宋人。除了这些,还有许多弓箭,以及那种射程远目标准的新式投石机与炸药。但后两样东西是限量供应的。投石机只有一百台,炸药仅供他们消耗两到三天。

至于耶律焘蓉还伸手向石坚讨要那几门大炮,石坚哪里同意。如果这些远射武器太多了,辽兴宗在大营里一犯浑,与西夏联起手来,反攻宋朝的砦堡,石坚那才叫聪明反被聪明误。

有了这些武器在手,还因为这场雪,契丹第一次进攻,就猛烈无比。虽然这是一场小雪,下到地上就没有了,化作了一层湿意,消入泥巴里不见。可是契丹人也从这层融雪里看到冬天的逼近。虽然这点融雪对他们这些生长在北方的士兵,并没有感到寒冷,况且宋朝也提供了大量的过冬衣服。但进入了深冬,那么再想攻城就麻烦了。连当初的石坚在长征时,也被迫射进了雅布赖山。

先是新式投石机将炸药投向了城头。对于这些炸药,现在西夏人也有了防备,看到它们落在城头上,立即趴下身体,这样伤亡将会减少。可还是有许多士兵被从城头上炸飞起来。

这只是一百台投石机,想到那天晚上宋朝新城几百台投石机,如果一齐发威向他们契丹的城池发威,这一想,契丹军中的那些将军更是胆寒。

然后契丹士兵举着盾牌,来到城下,有的在竖云梯,有的在用弓箭反射城头上的西夏士兵。还真让许多云梯竖了上去。但西夏也是有备而来。现在西夏剩下的地盘很小了。并且西方已经让宋朝与回鹘联军堵住。他们也只有拼命保全这个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