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策划(第5/6页)
赵蓉蹙起眉头问:“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不进攻我朝呢?”
相比于申义彬,赵蓉也许更加聪明,但在政治的大局观中申义彬不如赵蓉,可在军事上却比赵蓉略胜一筹。这是一个难题,因为进不进攻宋朝,可不是宋朝能决定的。
申义彬摇摇小扇子说道:“其实也不难,从辽国几番进攻我朝可以看出,他们只是贪图我朝的财富,并没有意思占有我朝的土地。”
石坚和赵蓉都表示赞同。在公元936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带兵南下,都已经拿下了开封,而且还在开封称帝。可是契丹人嫌中原天气太热,住不惯,于是撤军北还,还掳走了后晋几乎全部的皇室亲贵和朝廷大臣。造成了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乘着权力真空的时候,带兵南下进入开封,建立了后汉政权。
申义彬又说道:“可他们贪图却正是我们所拥有最多的东西。如果我朝加重岁币,必然造成更多的辽国权臣倾向和平。此消彼长之下,契丹党项联手之事瓦解矣。”
赵蓉蹙着眉头说道:“可是圣上刚刚即位,这样对圣上声名不是很好。”
申义彬冷然一笑,说道:“岂不听过勾践卧薪尝胆?只要契丹不与党项联手,草民相信在石大人的带领下,要不了多少年,西北危机可以化解。只要西北危机一破,那么就可以专心对付辽人。并且因为石大人的新武器需要时间,才能研制出来。因此我们更需要将时间拖住。只是战胜契丹,收回幽云,那才是大宋的福音。要这些虚名做什么?”
“好!”石坚拍起了巴掌,虚名误事,象清朝就是没有将自己摆正,最后倍遭洋人欺侮。而那个岛国最不要脸,但不能不承认人家的本事。
石坚接着他的话说道:“并且通过山遇惟亮的遭遇,可以看到元昊的性格,他是有军事才干,可自大残暴。这个兴平公主下嫁党项,作为现在最强的国家,她的心态肯定不能端正。这一点还能有机可乘。”
申义彬两眼放光,说道:“不错,石大人此言颇有道理。如果能使两家翻目成仇,我大宋就是不努力,也会安然无忧矣。”
说到这里,他和石坚相视大笑,可两人笑容都十分地猥琐。
这个笑容让站在不远处的护卫感到肉麻,这还是我们那一个风度翩翩的石大人吗?
赵蓉将前后理了一遍,她也是眼睛一亮,向申义彬说道:“申先生果然高才,可是申先生为什么不参加科举?”
申义彬答道:“郡主就不要称呼我先生了,会使草民折寿的。非是我不想参加科举,而是我和那个花鼐一样,连考了几次也没有考中,现在连一个秀才也不是。也许谈起军事,草民还能说上两句,可谈起经义,对草民来说恐怕比看天书还要难。今年科考,试卷上叫草民作诗一首。草民实在想不出来。于是草民写到,外面春光正美好,梅花飘完杨絮飘。吾心却象雪水浇,乱用此诗来敷了。听说把考官差点气疯了。”
听到他说到乱用此诗来敷了,赵蓉与赵堇都笑得弯不起腰。
石坚却一本正经地说道:“所谓术有专攻,申先生对经义不通,不代表着他不是大才。还有那个延州城小罪犯狄青,以后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
赵蓉现在听申义彬这一番分析,也不得不承认申义彬是一个大才,她陷入沉思,她徐徐问道:“难道科考错了?”
石坚说道:“也不是错了。相反我朝比唐朝科考制度进步不少,不然象寒门的范大人他们根本进入不了朝廷。只是任何制度都有它的弊病,要不断地完善它。这项工程可不小。”
同时,在辽国上京(内蒙古巴林左旗南)一家豪华的院落里,一对男女相对而坐。少女说道:“怎么了?”
她对面的中年男人说道:“幺妹,今天朝堂上吵得一塌糊涂。有的要和,有的要战。”
少女说道:“那么陛下的意思是什么?”
“陛下的意思是吓吓宋人。现在宋人这么富裕,也要乘机让他们出出血。”
少女听了立即将眉头皱起来,她说道:“我就知道一定是这样的。我朝危矣。”
中年男人不解地问道:“此话何讲?”
“唯今是最好的局势。党项人异军突起,给了我朝一个削弱大宋的机会。上计,提供党项人兵器马匹,再次联手进攻南宋。将他们逼到长江以南,那么宋朝就不会崛起,对我朝就永远没有了危胁。中计,马上就进攻中原,和宋人陷入混战。那么我朝会损失惨重,但也将宋朝拖下水,那个元昊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这样腹背夹攻,也可以削弱宋朝,达到上计的目的。只是这样一来,我朝损失会更重。下计,同宋朝交好,将兴平公主接回来,安安心心地守着这祖宗留下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