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想你(第3/4页)
耶律藏引还说为了表示歉意,辽圣宗还带来了大量礼物给他。这其中还有一件八辨荷花叶玉杯,杯子中央正好有一片红色的血玉,让工匠做成了几朵荷花。就是这个杯子也是一件价值不菲的礼物。
石坚却婉言谢绝。他说道:“现在本官和往日不同,往日只是一个平民或者玩官的身份,自然可以接受贵国圣上的礼物。可现在官居高位,一举一动,受人注目。如果收了贵国圣上的礼物,一定有人借机向微臣发难。并且贵使也可以向贵圣上表达,只要两国真正和好,停止打草谷,本官也不会向贵国表示敌意。至于上次事,我还是很不满,其实我在和州时,就象贵国提供两湾大陆运来的粮食种子,也无非是想贵国百姓生活更好。有了安宁的生活,那么他们也就不会因为生活贫困想侵夺他人财产,这才是两国长久之计。但是贵圣上这次的做法,让本官很寒心。”
耶律藏引听了他的话也没办法,只好将礼物收回。他也知道现在这个少年与丁谓势不两产,如果真的收下,加上耶律焘蓉的事,丁谓非得要奏上一本不可。而且现在辽圣宗也约束手下尽量不要骚扰宋朝北方的居民,打草谷的现象也好多了。也许这少年说的是心理话,从他扬名后种种举动也只是在经济上发展,就连那个可能用与军事上的黑火药自己都没有动手研发,而交与了一个布衣。
这时耶律宗正说道:“石大人,这件事我的妹妹做得有些不对,但她也是受害者。特别是她与石大人相处久了,回到上京后,一个少年郎也看不上,叫我们这三个做哥哥的还有几个母亲大人着急万分。”
说着他开了一个玩笑说:“听说贵国先帝临终前,还特地下了圣旨,说你的亲事任何人不准干涉,不如这样吧,干脆娶了我妹妹算了。”
石坚先是一愣,然后打了一个哈哈说:“算了,本官还是想多活两年。”
其实他们都知道这是开玩笑。就是有真宗的旨意在这,石坚也有了防范之心,就是石坚同意,真宗有旨,满朝文武也不会让他娶一个辽国郡主回来,而且是一个聪明能干的郡主。而且这个少年还与宋朝唯一的公主以及八王爷女儿不清不楚的关系。同样,辽圣宗也不会放如此聪明的侄女帮石坚,况且让她嫁过来做小?
这时耶律季军突然插言道:“石大人果然好心计,我们契丹人马上长大,马上为生,一旦让我们定居下来,磨平的锐气,那还叫契丹人?恐怕那时贵国就能仗着人多势众,为所欲为了。”
石坚更是一惊,这个季军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一下子点中了他本来的目的。他不由看了这个耶律季军一眼,正巧看到他看着自己的目光,那种目光使石坚觉得就象这外面寒冷的冬风,冰冷凛冽,甚至在这冰冷里还带着一丝淡淡的不屑。这种目光让石坚很不舒服。
当然石坚不好说:“请麻烦你不要用这种目光看我。”
现在是两国交好,可是辽国还是抱着一种上国的态度。的确,在历史上宋辽大规模的交战共八十一次,宋朝只取得过一次胜绩。战绩是很惨的。
石坚答道:“这也许是可能,也许是不可能。但是别忘记了,难道贵使就想使贵国几百年几千的过着抢掠的生活?其实无论是选择何种生活方式,都是无关紧要,最重要是政治清明。否则没有外部的敌人,也会从内部瓦解分裂。在中原兴亡了多少朝代?在贵国有多少民族兴起灭亡。所以后蜀在诸葛亮治理下能以一个弱小的国家东伐东吴,北伐强魏,打得魏国没有还手之力。但是诸葛亮一死,马上就灭了国。贵使想想本官说的话是否正确。”
其实石坚这样已经是故意地曲解。但是的确好生活谁不想过,就是辽国上下都知道定居下来,国力会弱了,也还是要定居的。特别北方多旱地,自从引进杂粮种子后,辽国许多百姓进入了温饱。
耶律季军也知道他是在狡辩,但是他只说了一句后,就没有再说,只是嘿嘿冷笑。
临走时,耶律宗正还递了一件东西给石坚,说:“这是舍妹送给你的,她还托我带了一句话,说很想石大人。”
石坚听了一愣,叫哥哥带这样的话,不过随即想到他们都是游牧民族,风气还十分豪放爽直的,这句话若在中原不合情理,但在辽国却是有情可原。他将礼物接过来一看,这是一个做工很精巧的袋子,袋子里面是一个香囊,上边还绣着几行清秀的字,却正是他写的那道《生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