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九章 引蛇出洞 铁血肃奸(第4/6页)
让人感觉恐惧的是,在庄园靠近栅栏的地方,有上百根新竖起来的木杆,上面挂着血淋淋的脑袋,平民百姓那里见过这样的架势,都是战战兢兢,大气也不敢出一声,等待这些朝鲜驻屯的安排。
全副武装的士兵一队队的下来,让以同乡同地聚在一起的人来辨认,这里是不是有平时没有见过的陌生人。并且声明,如果发现有隐瞒不报的,将来必然从重的惩处,一个村子能有多大,大家朝夕相处,怎么会不认得。
有的村落和聚居地的汉民之中没有什么陌生人,可也有那种大家都不熟悉的生面孔,有的人被认出来之后,还要反抗,可手无寸铁,怎么是拿着全副武装的士兵们的对手,几下就被打翻,好像是死狗一样被拖了出去。
通过指认和甄别,又有五十多个人被抓了起来,被抓出来之后,有人是大义凛然的不肯屈服,却也有人看着挂在木杆上的脑袋,痛哭流涕的跪下来求饶,然后还要指认同伴……
临近天黑的时候,发生的事情让汉民们更加的恐惧万分,那些被抓出去的人都被判定为满清蒙混进来的奸细,并且说,大明受到鞑虏的荼毒,在满清的汉民被当作牲畜,如今抓到这些奸细,请各位父老乡亲报仇。
请各位父老乡亲亲自动手,手刃这些禽兽鞑虏,虽然用了个请字,可那些朝鲜驻屯军却是一副不容你拒绝的态度。
可怜这些良善百姓有的连鸡鸭都不敢杀,更不要说是杀人了,但在威逼之下,还是拿着刀剑什么的上来,不过害怕归害怕,可靠近了之后,却想起来自己被从家乡掳掠到这千里之外的关外,想起来了自己来到这关外之后,被人当作牲畜来对待,这些年受到的这些苦难,自然而然的就愤恨起来。
等到几千人轮过之后,那些被抓出来的奸细都已经是变成了肉泥,每名汉民身上的都是被溅上了血。
这次的杀戮结束之后,不光是在场的那些汉民表情扭曲,就连周围围着的那些山东过来的朝鲜驻屯军也都是松了口气。
朝鲜驻屯军统领王海却依旧是阴沉着脸,孤军深入敌国,果然是一丝一毫也是轻松不得,危险重重。本来王海对这些事情并不太在意,按照他的想法,自己行军作战,完全都是按照操典作战,怎么会被别人钻了空子。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防范,都是因为李孟临行前的一番嘱咐,除却每日操练之外,李孟的日常事务之中,还有个颇为重要的事情,就是听那些老兵老将讲述从前的战斗经过,在战场上经过的战斗,对他们敌人的印象。
这些老兵老将之中,有在山东、河南一带参加平白莲作乱的官兵,也有在蓟镇宣府对抗蒙古鞑虏的边兵,但是在山东,和李孟交谈最多的则是那些居住在登州府和莱州府的辽镇老兵。
辽镇在大明的行政区划上是属于山东来管辖,很多辽镇兵丁都是山东人,在辽镇的不少民户也是山东迁徙过去的。
随着大明对女真的节节溃败,不少败兵渡海南来,在山东生根发芽,当然,也有孔有德那种率领大兵驻扎在这边的禽兽,孔有德作乱之后,更多的辽镇兵丁流落在山东这边。
这些兵丁一生中所经历过最重要的事件,恐怕就是和鞑虏的一次次战斗了,李孟详细询问,并且有专门的人记录,并且有专门的文书比较彼此的口述,和大明的官方档案,核实这些老兵们所说的战例。
纵观大明在辽镇的种种失败,就会让人感觉到满清简直是无孔不入,很多城池陷落都是有内贼和鞑虏内外勾结,很多军队的失利都是因为将领突然被杀,群龙无首导致的彻底崩溃。
混进来的,不需要什么太高明的伪装或者是技巧,久在关外作战,每名大明的官兵每天都是再和鞑虏的你死我活之中渡过,在这样的心态下,自然而然的会对那些前来投奔的汉民,还有反正的汉军旗有种下意识的信任。
正是这种下意识的信任,导致了种种的隐患,满清鞑虏当然知道若是自己前来投靠的话,根本不会得到大明军兵的信任,那就不如用可以信任的来作为细作和潜伏者,到时候内部发难,让计谋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