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五章 言下之意 不值一文(第3/6页)
听到王海的话,几名亲兵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气,没有出声,这兵器的威力自然不必说,五艘炮舰,任何一艘拿出来,一次攻击都是几十门炮的射击,这样的威力,在这个时代当然是最大的。
边看边划,就到了邓格拉斯的座舰上,船上放下绳梯,把王海一行人从小船上接了上去。
这时代海上的航行并不是什么悠闲的活动,邓格拉斯身上的衣服只能勉强称得上整洁,须发都是乱糟糟的,这还是明显能看出来经过一番整理的,水营副统领和朝鲜驻屯军的统领地位相差很大,所以在王海上船的时候,邓格拉斯领着各船的船长和一众的官佐,肃立在船舷的甲板上迎接。
上船之后,双方严肃的行过军礼,这才是闲聊着去往舰队统领室,这舰队统领室也不过是一个宽敞些的船舱,落座之后,邓格拉斯接过随船帐房的清单,递给王海,开口说道:
“这是此次运送的货物,请大人查收后用印,下官也好回去给大帅复命。”
王海接过,递给身边的军需官,军需官在那里一个个条目的核对,邓格拉斯别看是个洋人,可这等官场礼节,细小举动,他可是胶州营的军将中做的最标准的一个,这或许是身为洋人却永不想让别人注意到这一点,所以努力学习华夏的礼仪举止,认真无比的原因,邓格拉斯欠欠身,笑着说道:
“王大人跨海远征,占据朝鲜都城,独抗数倍于自己的鞑虏大军,这段时间可真是辛苦了,大帅在下官出海的时候,也让下官带话过来,说是对大人的辛苦,大帅心中不会忘记,请大人继续勤勉……”
听到这些话,王海有些感动,点点头,庄重的回答道:
“请邓副统领帮王某带口信给大帅,身负重任,小人定然是努力勤勉,不会辜负大帅的厚望。”
这些刚开始的程序过后,气氛总算是轻松了些,王海看了眼边上两名核对账单的军需官和帐房,笑着说道:
“有邓统领送来的这些火器,想要守住汉城,不会有什么问题,城内的积储最起码还能用上半年……不过,鞑虏做事有如禽兽,几种的手段都是被咱们山东破解,这次恐怕要驱赶民夫攻城了,船队停靠在水门之后,看见鞑虏的一支兵马朝着南方而去,相比是去抓捕民夫,还真是麻烦。”
尽管王海不会吝惜朝鲜平民百姓的生命,可几千几万的签军涌来,士兵们不管怎么杀也是杀不干净,士兵们也会杀戮疲惫,那就很容易被趁虚而入了。
“邓统领交待了货物,这边还有些朝鲜王宫积储的黄金和珠宝,一并装上后,就请快些回山东吧,王某这边要想万全,还需要大帅那边再支派三千左右的兵马,那就有万无一失的把握了!”
第一次被外派,王海很想着自己有亮眼的表现,不过这五千兵面对对方三万兵马,又是孤悬海外,身边还都是一群心思叵测的藩国臣民,实在是风险太大,为了这胶州营的整体利益考虑,王海宁可显得自己胆小,也要求个稳重。
邓格拉斯恭敬的点点头,却在这时候突然的转头和这船舱中的其他人吩咐“你们先下去”,等人都出去,才凑近了王海说道:
“大帅还有句话让下官叮嘱王大人,大人守这汉城不需要守太久,七月之前,鞑虏的兵马肯定会撤围而走,到时候大人不要领军追击鞑虏军队,只需要稳步前进,把军队推进到安州或者是定州一带即可。”
安州和定州,类似于开城的地方,扼守住一地,就等于是掐断了两边的交通和来往,可这两个地方已经是接近当年东江镇的所在了,是朝鲜和辽东交界的地方,现在还被困在汉城下,怎么这一月之后,就可以谈什么推到安州、定州。
对于邓格拉斯这句突然冒出,好像是演义评话中诸葛亮授锦囊,未卜先知的一样的判断,王海却没有质疑,他的眼前一亮,却明白了邓格拉斯所说的意思,在那里安静了下,禁不住激动的站了起来,兴奋的说道:
“这个布置终于是成了!天佑我山东,天佑大帅!!!”
邓格拉斯也是跟着站起,满面笑容的跟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