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五章 塞下曲(第4/6页)
尽管盔甲里面有皮毛的内衬,可在寒风中奔驰,陈永福还是觉得很冷,他们已经是经过了第二个中继点,马匹又是补充了草料,短暂的休息之后,马匹的速度一直是保持着,陈永福一手握着缰绳,一手把挂在马鞍边上的刀向外活动了几下,这种寒冷的时候长途行军,就怕刀鞘和刀冻在一起,尽管是很偶然的现象,可也要防备。
陈永福掀开面甲,抬头看了看天色,差不多已经是快有四个时辰,按照预定的说法,差不多就要到垲儿海的土默特金帐所在。
所谓金帐,就是指这个部落的可汗所在的地方,但这个金帐实际上也是来回迁徙,很难把握住具体的位置。
陈永福看看后面的大队人马,每个人都是很沉默,长途奔袭很是消耗人的精神,每个人的兴高采烈也都是被马背上的颠簸给消耗的差不多,陈永福能看到的范围并不远,大队骑兵行进,掀起的烟尘极大。
这边的动静也是不小,草原上只要是稍微有经验的牧民都可以趴在地面上,通过震动来判断骑兵的方向规模。
自己这五千多兵马,那土默特汗的金帐所在,怕早就是知道了大股人马的到来,难道不会早跑了吗?
陈永福还在这么想的时候,一骑马突然是加快了速度,冲出了队列之中,这骑马本来是平端着一杆大旗,冲到队列前面之后,抖动旗杆,把旗帜竖立了起来,一面赤红的战旗迎风招展。
看到这面红旗,陈永福放下面甲,长呼了一口气,这也是在计划之中的,在走到末段的时候,会有一名打着红旗的骑兵出列,走在最前,大队的骑兵则是要跟这名打着红旗的骑兵一起行动。
果然最前面的那名红旗骑兵没有跑太远,开始朝着东边转向,立起来的那面红旗无比的显眼,后面的骑兵们自然知道该跟着谁来行动,大队人马缓缓的移动了方向,朝着东边而去。
这样的行进颇为的省事,只要约束着马匹跟着红旗前进就是,陈永福心中在默算,应该是转向东北的方向,然后走直线,行走了小半个时辰,又是转向西北的方向。
这么又走了不远,却看到两名蒙古骑兵打扮的人就在前面等候,看见大队人马,这两名骑兵拨转马头就跑。
坏了,被鞑子发现大军形迹,陈永福心中一凛,刚要发令,就听到身边的张坤隔着马匹扯嗓子喊道:
“总兵大人,土默特汗的金帐就在前方五里所在的地方,到现在他的主力兵马还在外面没有回来!!”
那两名骑兵也是引路的,陈永福正恍然大悟间,就看见那两名骑兵已经是举起了两面金色的旗帜,在夕阳的映照下,这金色的旗帜闪闪发光,是个极为显眼的标志,这五千多骑兵的精神都是振奋起来,看着前面的三面旗帜,打起了精神,目标不远了。
土默特部大会草原各部落,许多小部落甚至是跑单帮的马匪都聚集而来,这么多人,仓促间怎么能查明身份,山东盐帮派人轻而易举的混了进去,等到这时候,就是给大军指引道路,通风报信了。
和这个时代绝大部分的蒙古贵族一样,土默特汗也是一名贵公子类的人物,讲起享受和奢侈,他不逊色于大明的任何一位豪奢之家,可政务军伍的事情,则都是几名老将和他父亲留给他的一些人来安排。
准确的说一个人来安排,那就是土默特部的断事官阿尔斯楞,今年五十五岁的老智者。
这次派出两万多骑兵先去夺取盐货大车,然后派兵混入大明边关之中去劫掠的主意,也是这位老智者出的主意,他为土默特部已经是效力几十年了,一向是忠心耿耿,而且这次的十二万斤盐,晃花了大部分人的眼睛。
当然,土默特部的权贵们都知道那位出谋划策的老贵人阿尔斯楞,曾经和山西的某个带着高字商号关系极好,而那个商号在年前被人血洗,也是年前,有名关内商号的子弟投奔过来。
阿尔斯楞能在土默特部这么德高望重,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和山西这个商号的关系,他能用很便宜的价钱搞来盐和铁,还有很多权贵们喜欢的珍玩珠宝,大家都认为他是有办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