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八章 漫天要价(第4/7页)

这些事情百姓们未必看得清楚,甚至不明白,可架不住有“明眼人”明白的分析,越拖一天,有利于胶州营的功绩就一件件的被人找出来宣诸于众,京师百姓甚至是一些官员才惊讶的发现。

原来崇祯十三年的对鞑子的那场胜利居然也是山东兵马的功勋,几次在开封城黄河边对闯营和曹操军的大胜也都是山东兵马的功劳,小股流贼窜入南直隶,祸乱两淮,倭寇出现在海州一带作乱,平定这些的也都是山东兵马,更不要提现在在南直隶威胁南京的革左五营,谁阻止了他们的动向,还是山东兵马。

无一例外的,率领山东兵马的,都是山东总兵李孟,或者是李孟的手下将领,原来日见混乱,内忧外患的大明居然还有此等良将,朝廷居然还这样的对待,这不是自毁长城吗!?

一项项的功劳往事被放出来,一项项朝廷的苛责被提出来,舆论愈发的高涨,在野清流,文人士子自不必说,就连朝中的部分大臣也是转向了。

实际上到了正月初十之后,京师朝野的舆论走向,已经不需要山东的人员具体做什么了,他们只需要放出一个个有利于山东,不利于朝廷的真实消息就可以了,自然有清流士子,平民百姓拿着这个东西去闹,去鼓噪。

北直隶和京师的平民士子,对这鞑虏大军恐惧最深,因为就是发生在身边的威胁,一朝有人击败大胜,可朝廷却不能公平对待,万一下次再有类似的情况,还能有人主动上前迎击战胜吗?

就算是为了这个担心,京师也要给李孟一个“公平”的对待……

“孙先生的计策高妙,不过咱家琢磨着,再过几天,朝廷那边就会派人过来了,崇祯虽然是刚愎,可内廷和朝中还有不少老成的角色,那人或许今日已经在路上。”

刘福来缓缓的说道,孙传庭在这个场合是不带铁面具的,稍微琢磨,也是跟着点头说道:

“刘公公说的是,现在朝廷是被架在火上了,要想下台,也要派人询问下,咱们山东的想法,免得再搞的下不来台。”

李孟手中拿着酒盅,却不着急喝下,沉吟着说道:

“北直隶河间、广平、顺德、大名四府还有真定府的枣强、南宫两县,南直隶的滁州、徐州、和州三州,淮安、扬州、庐州三府,都要归我山东兵马镇守,在登州和莱州设立市舶司,准许公开开港进行海贸。”

说着说着,李孟把手中的酒杯放在了桌子上,缓缓的拍打桌面,沉声说道:

“开封城要归山东兵马戍守,河南总兵陈永福要归我统辖,开封和归德府黄河沿线,也要明确是本帅的防区!”

李孟的这些要求,孙传庭差不多能够默记下来,这倒不是他的记忆力有多好,而是李孟所说的,一直是胶州营的需要而且是必须要的地区,有了这些地方,胶州营一些作为才能明确下来,才能真正保证山东核心之地的安全。

等到李孟说完,孙传庭和刘福来对视一眼,却不约而同的笑了出来,李孟正纳闷的时候,孙传庭笑着开口说道:

“大帅做事果然是不骄不躁,谨慎异常,但神龙翱翔天际,有时隐藏在云际,有时却也要展现身姿,雷霆四方才是,大帅此时有这样的实力,有这样的事业,不必这么小心了。”

老太监刘福来也是笑着说道:

“要提就是南北直隶,河南三省的镇守,还要自理盐政税赋,自行任命州县官员。”

这话说完,李孟倒是吓了一跳,心想这不就是明目张胆的谋反吗,现在大势尽管有利,可还用不上这般的急促,禁不住开口说道:

“还有许多处不稳,这么做未免急促了些!”

“大帅,山东就算是什么都不提,朝廷同样要对付咱们了,只不过他们现在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而已,与其是让他们将来设下种种的阴私小手段来龌龊山东,倒不如咱们先霸气一下,把事情挑明了讲,让他们的眼睛也擦亮些。”

孙传庭侃侃而谈,他的脸上充满了自信,边上的老太监刘福来小口抿着杯中的黄酒,悠然自得。

正月二十之后,京师各衙门的差役、番子都是派了出去,严禁平民百姓和在野士子谈论山东之事,同时动员京营官兵出南门外清理堆放在那里的鞑虏首级京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