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三章 西门宣胜 欲害不能(第4/7页)

众人只是欢呼,却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表达,到最后水浒和三国中听来的话语派上了用场,一阵阵的在那里哄叫道:

“壮士!!壮士!!好汉!!好汉!!”

声浪一波高过一波,也有些夹在其中的呼喝“李将军真是英雄”“那王副将真是豪杰”等等。

这声势浩大,就连城内也都是听到了,京卫,御马监勇士营,顺天府的衙役,还有锦衣卫那边都是紧张异常,还以为出了什么乱子,一边派人探查,一边紧张戒备。

那名进城报信的兵马司头目,出城门可是费了好大的力气,见到城外的声势,还以为出了什么乱子,大吃一惊,跟在他身后的两名兵部主事还有十几个小吏也都是脸色惊惧,这兵马司的头目出城的时候,已经是找不到自己的同伴了,因为他同伴借着地利已经是凑到跟前去听。

这头目听着身边的人七嘴八舌的议论方才所听到的,禁不住心中暗骂,跑腿的事情让老子去做,这等痛快事,你们却占了便宜,不过肚子里骂是肚子里骂,可不自觉的也是被这种欢喜的气氛所感染,边走边笑。

“各位老少兄弟,闪一下,闪一下,兵部的几位大人要过来点验首级了!!!”

刚开始虽然是扯着嗓子喊出来的,可听到的人没有几个,还是拥在那里表达着自己的喜悦和赞美,最后是这兵部的十几个小吏一同放声大喊,这才是惊动了在里面的那些兵马司士兵们,一起扯着嗓子喊起来。

人群这才是分开一条路来,那两名兵部的主事和十几个小吏一下子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这些人都是暗暗的叫苦。

六部三司衙门里面的这些主事小吏,对风吹草动最为敏感,也是消息最为灵通的一些人,朝堂上崇祯皇帝、刚被任命为首辅的大学士陈演,还有兵部尚书张国维的对答交谈早就是传遍了京师官场。

兵部尚书张国维回到兵部后,第一件事就是交待,办理山东报捷的时候,要认真仔细些,莫要漏了什么。

以上种种,加上这两日突然间变过来的消息风向,只要是在官场上呆过几年的人,都明白应该如何对待山东兵马还有他们送来的报捷证据以及文书。

这兵部两名主事对突然消失的周主事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他们的身家性命都是在这京师,自然要秉承兵部尚书的命令做事,此次出城来,本来是准备阴着脸给对方一个下马威的,进城也有种种的刁难手段。

可出城来看,万民欢呼,在城门边和城头,隐约间还能看见些得罪不起的大家豪奴,几个人立刻是知道事情难办了。

对京师的皇帝来说,对很多的朝臣官员来说,所谓的天下万民就是这京师的平民百姓,虽说待之凉薄,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近百万的平民百姓所表达的意见,皇帝和大臣们也不得不重视。

若是有什么由头让这些百姓闹将起来,总有人要灰头土脸,或许就有对头蹦出来说你有悖民望,必有负心之事等等。

兵部的两名主事心知眼前的这种场面,要是自己给对方冷脸或者是穿小鞋刁难,这山东的报捷队伍,可能是掉头就走,可自己想从这愤怒的百姓之中脱身,那就未必了,保不齐就要倒霉。

而且更有可能的是,到最后因为法不责众,连追究的地方都没有,主事和那些小吏都是心中暗骂,去镇抚司衙门借调些锦衣卫一同出来,事情可就好办一些。

但事到临头,也只能是客客气气的办了,其中一名主事站出来,高声的说道:

“各位乡亲父老,在下是兵部衙门派来点验首级的,这些山东来的弟兄们辛苦,但不把这点验的活计完成,怎么也定不了功劳不是!各位,各位,先让这些山东的弟兄们进城,等功劳出来,大家再庆祝不迟!!”

“这可是大功!!”

“几位兵部的大人可要照实的点验,别埋没了一丝一毫的功劳!!”

“肯定是大功,当今万岁爷定然是重重的赏赐,各位好汉就等着好事吧!!”

周围的人七嘴八舌都在那里说道,那两名兵部主事脸上挂着很僵硬的笑容,一边点头一边向前走,好不容易挤到了跟前,才见到了那名山东车队的带队军官,胶州营登州军的把总看见这穿着官服的人过来,从车上的一个包袱中掏出相关的文书手续递给了那兵部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