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三章 闻风知意 东西优劣(第3/4页)

几千名山东子弟在郑家的船队中工作,还有那些艘兵船战舰,有委托培训的意思,但也有人质的意思在。

这也算是双方合作愉快的一个保证,胶州营突然要撤回这些人,实在是让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郑家和八闽商行在山东的头目都是求见李孟好多次了,李孟给的理由也是很实在,山东距离辽东太近,担心对方的会趁虚而入,需要水军来防御。

这话对别人说还可以,对郑家这些见多识广的老水手来说,这话就是唬人的,按照一位郑家掌柜的话说,胶州营在山东几个港口的防御,已经比番鬼在南洋几个港口的防御要强了,谁也没有见到那么舍得花钱在炮台上。

凭着关外鞑子的那些船只,想要靠近这样的港口,除了被打沉之外,也没有什么别的下场了,种种的原因迹象,这山东调回船只的举动就更让人想不明白了,而且郑家在山东南直隶的主事人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家族行事并没有得罪山东的地方,怎么突然来这么一出,的确让人不解。

但询问几次之后,胶州营上上下下都是一个理由,而且还给了个保证,说是要回船只的行为,并不会影响双方的今后的生意往来。

得到了这个承诺的郑家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是答应把船和人送回来,毕竟目前郑家开发台湾,经营附件,需要大批的盐货支持,而且长江口以南,有价值的海港大多是在山东的统治之下,郑家的船只也是需要这些停靠点。

郑家离不了山东,山东有无郑家却无关痛痒,再说那船本就是他山东的,无奈之下只得是放行。

但李孟要求的时间也紧,宁乾贵那边去谈,难免是做了些让步,这几次盐货交易的价格让几分之类的。

“回大帅的话,这件事情谈的时候倒是不难,郑家就是担心,可也拿不出什么担心的理由,那郑家在胶州的掌柜说了几句,说是郑家才不过是两艘炮舰,却给你胶州营造了四艘,还是山东善于经营,手里有钱……”

说山东善于经营,这实际上是变着法夸自己,毕竟这经济方面是自己来经营,谁想到这话说完,李孟稍微愣了愣,扭头高声的喊道:

“去把黄平叫回来!!”

宁乾贵打了个突,还不知道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不多时,黄平小跑着进来,李孟开口问道:

“郑家的多层炮船有几艘?”

这个问题问得很是突然,黄平先是一愣,平素里千头万绪的,这个数量从来不是重点,一时间怎么想的起来,方才被训斥,现在又有这个想不起来,黄平头上的冷汗都是跟着下来了,心想这可是自找倒霉,今天是怎么了。

不过黄平没有回答上来,李孟却也不着急,只是开口催促道:

“快些去查出来告诉我,我在这里等着。”

和胶州营有关系的势力,不管是敌是友,山东盐帮都是有所关注,当然因为人力和规模的原因,关注的程度有粗有细罢了。

郑家这边倒一直是关注的重点,灵山商行、山东盐帮还有胶州的地方衙门,对郑家的人一直是盯得很紧,各种消息搜索的颇为及时。

很快黄平就跑了回来,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两艘,今年年初因为咱们支付的造船银子颇有富余,他们这才造了一艘稍微小点的炮船,听郑家的那些船头们说,郑芝龙曾经说过,郑家横行海上,多造商船赚钱才是正事,战舰等着再造也来得及。”

听到这话,李孟哈哈的笑出声来,要说这郑芝龙也并没有什么错,而今的态势,整个东方的海面上,就连西班牙人和荷兰人都要避让三分,其他再无敌手,没有威胁的情况下,不如多造商船赚钱。

这种炮舰,纯粹只为作战用,无法改造成商船,目前的确是用处不大,而且郑家利用缴获和买来的西洋商船改造成炮舰之后,一直是没有使用的机会,其实整个郑家的船队,在这几年都没有什么战斗的机会。

这种情况,让郑家人无法意识到这种战舰的强大,所以并不是那么看重,这就是李孟作为穿越者,所能体现出来的优势了。

李孟要求郑家给自己多造炮舰,郑家多有以为李孟傻的,可谁也不知道,这种炮舰正是将来几百年军舰的主要形状,而郑家还是停留在火器为辅助,靠近了跳帮肉搏为主的战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