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三章 波澜渐起 炫言求贤(第4/6页)

因为刚到山东的时候,孙传庭因为在京师就被折腾的够呛,来到异地,又是从诏狱被人救出来,心情激荡,水土不服,结果又是病倒,不过在这山东,又不是在诏狱里面,大夫郎中用心的诊治,身体补养的也及时,很快就是恢复过来。

身体恢复过来是恢复过来,李孟来的前两次,孙传庭都是沉默着不说什么,或者是背着手在院子里走动,或者是呆呆的看天。

这求贤不能用强,一定要客客气气,这让李孟很是头疼,想想却也好笑,那孙和斗、孙和京、孙和鼎三子也是被郑家掳来的,这孙传庭也是用差不多的手段,两家人都是姓孙,不知道这里面是否有什么巧合。

李孟对孙和斗的态度极好,真是完全做到了礼贤下士,这个却和李孟在现代的想法有关,他对火器极为的看重,而孙和斗恰好是这方面的技术人才,在现代部队出身的李孟对军械专家总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

而且话说回来,孙和斗一个举人的身份,李孟身为朝廷高品武官,姿态做的这么低,不耻下问,诚邀贤才的姿态,肯定会打动孙和斗。

但身份地位不同,同样的姿态手段,用在孙和斗身上是礼贤下士,用在孙传庭这边可就是个笑话。

亲兵营每日差不多有五分之一的人在执勤,剩下的人就是在这营房中操练,看着李孟在王海的陪同下过来,看到的都是恭谨的行礼问好。

虽然限制孙传庭一家的行动自由,但细节上却也不那么抓紧,孙传庭的小儿子就站在院子门边看士兵们的操练。

孙传庭的木木呆呆,但他的家人们却显得轻松了许多,自从孙传庭莫名其妙的被打下诏狱之后,全家人就是提心吊胆,有罪待审,到时候是流放、问斩和灭族,都说不定,和孙传庭生死两隔不说,没准还要受到牵连。

可孙传庭这些年一直没有积攒下来什么钱财,上下打点都没有办法,全家人也不能把孙传庭丢下就这么离开,只能是在京师战战兢兢的过着每一天。

结果飞来横祸,全家人被强人掳走,当时全家人醒来的时候,发现已经是在京师之外,还以为是当年孙传庭攻杀的贼寇过来报复,真是绝望,没想到这些“强人”不声不响的把他们送到了山东。可到了山东也是被软禁起来,实在是心中忐忑。

不过过了几天,万万没有想到,在诏狱之中的孙传庭也是被送到了这个宅院之中,这飞来横祸一下子变成了飞来的福气。

尽管孙传庭每天不声不响,可全家人却觉得平安喜乐,不管接下来的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全家人团团圆圆的过好这些日子就足够了。

日子过去快一个月,孙家这些人也知道外面的军兵除了限制他们的行动自由之外,好像是没有恶意。

彼此从前来往奔波,听着孙传庭领大军在外征战的消息,全家提心吊胆的日子,现在这么平静无忧,实在是让人太舒服了,孙传庭快四十岁才有了儿子,小儿子年纪不大,从前虽然也跟着孙传庭在军中生活,看过所谓的精锐兵马,可和院子外面这些兵丁一比,却差了许多。

每天观看操练,都让人感觉热血沸腾,这小儿子每天都是在那里看个没够,孙传庭也跟着看过几次,不过看了会还是回到屋子里面,也不知道心中想些什么。

“我家大人来看孙先生!!!”

王海在院门口扬声的通报道,站在门口的那个小孩子连忙的跑了进去,不多时一名年轻人快步的走了出来。

这名年轻人和方才那名小孩的眉眼之间颇为相似,看起来应该是孙传庭的长子了,看他模样倒是和文弱的书生,倒不是他父亲那种能文能武的类型,见到李孟,这年轻人不知道如何的称呼。

对面这武将三十出头,想必是把自己全家人掳掠到这里来的主谋,看着倒也像是官家身份,而且来到这里,倒也不能说是坏事,迟疑了下,这孙传庭的长子才是作揖为礼,开口说道:

“学生孙璞参加大人,家父正在书房,不便相迎,还望大人勿怪。”

李孟笑着点点头,孙传庭自恃身份,而且眼下一切都是不明不白,自然不会出来和自己相见,看着孙璞脸上很不自然的表情,想必这“不便相迎”的客套话也是这年轻人自己编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