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〇章 血裔传承 首辅之才(第4/6页)
李孟说完,看了看老太监的神色,没什么异样,从刘福来被接到府中之后,确实是在很多事情上有帮助,胶州营以屯田田庄为主的民政系统渐渐的梳理清楚,开始提高效率,制度方面也是完备许多。
而且老太监是内宫出来的,自己一直不怎么操心的内府,也在刘福来的指点下,开始井井有条,木云瑶三女的内帐房更是变得作用极大。
外面众人都是赞叹李大帅识人善用,把老太监接入府中之后,等于凭空增添了个宰辅之人,帮助极大。
李孟也感慨,莫非这好人当真是有好报,自己把老太监接进府中的时候,可真是没有什么公务上的想法,谁想到居然还有这样的帮助。
不过,刘福来在自己不在的时候却做出这样的大事,李孟心中的确是有些捉摸不透,安静一会,李孟又是开口说道:
“小侄不过是个一省的总兵,所做的无非是守土练兵的事情,要朝廷的钦犯有何用,那孙传庭可是咱们大明最顶尖的人物,就算是到我这山东穷地方,又能让他做什么呢!”
李孟一句句分说,与其说是质问倒不如说是给自己解释,刘福来听到之后,呵呵的笑了几声,慢慢的开口说道:
“咱家前世积德,不知道修来了何种的福气,居然遇见你,当日,你我叔侄相称,本以为不过是中枢地方上互相有个倚靠,现下看来,是咱家想的小了,进这院子,看这全家其乐融融,死在这里,也甘心了。”
话说到别处去了,李孟不愿意让老人伤心,连忙说道:
“伯父哪里话,虽然咱们两人萍水相逢,但能有今日,比起那嫡亲的叔伯亲戚,又差到那里去了,伯父也莫要多想,只是这事未免太过骇人听闻了些,侄儿一向是本份……”
当初接进府中,确实是出于一片怜悯孝心,而今,这刘太监等于是胶州营的最高顾问,李孟能有这样的姿态也不为怪,况且,老太监毕竟有那样的经验阅历,这番举动或许有他自己的用意。
只是李孟有些心慌,老太监到底是出于什么理由帮着这么做,从刘福来方才的那些话里也能听出些味道,老太监说要死在这府中,就说明自己不会有异心,也是全心为胶州营的事业谋划。
但把这当年的陕西巡抚,前日的保定总督,兵部侍郎,大明最顶尖的带兵文臣之一,孙传庭弄来山东是为什么。
而且还是在诏狱之中弄出来,这行为本身就是胆大包天,可以随时扣上造反的罪名了。
“咱家在内宫中从最下面的职司做起,机缘巧合的成为司礼监的秉笔太监,然后又去南京做那镇守,见多识广这几个字还是当得的,李孟,你这胶州营,在天下间已然是一等一的力量。”
李孟呵呵的笑了几声,沉声的回答说道:
“侄儿练兵比别人尽心些,手下军马倒是有几份自信。”
在刘福来面前他倒是没有必要谦虚,老太监是第一次跟他谈这个,李孟也是来了兴趣,刘福来又是继续说道:
“你这兵马不错,可手上使唤的人委实是一般了些,要做大事,可远远不够啊,孙传庭在那诏狱里面,不是瘐毙在其中,就是被拉出来砍了脑袋,这样的人材这个下场,实在是糟践了。”
老太监说这句话就好像是家中闲谈一样,李孟听到之后却颤了颤,不过他也没什么心慌,神色依旧是正常,笑着问道:
“侄儿而今这番事业已经不小,麾下也有文武各类的人材忙碌,若是缺人,去各处招募就可以了。”
对李孟的话,刘福来压根不接下去,依旧是开口说道:
“咱家看你田庄、盐政,还有那些有功名的文人,咱家见过不少,不过最出色的也就是个知府的才干,咱家虽然能帮上些忙,但这身份着实敏感些,出不得内宅,你的下属掌管一方面勉强能行,总领大局实在是……,缺个能主事的人啊!”
李孟干笑两声,还真是不知道如何接口了,现在他的确是劳心劳力,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自己操心,李孟定下的规矩,李孟制定的法子,下面的人的确会一丝不苟的照办,但指望手下们有所突破和进取却是千难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