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第3/3页)
对于任何想要代表欧洲的人来说,神圣罗马帝国及其继承者是其政治合法性的源泉所在。几百年来,很多重要人物积极谋求获得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力,想要继承查理大帝的遗产。亨利八世和土耳其的苏莱曼大帝(Suleiman the Magnificent)都想要夺取它,查理五世曾经拥有过它。法国国王中,从弗朗索瓦一世到路易十六,都在谋求夺取帝国的皇冠,拿破仑也非常严肃地考虑过要成为这里的主人。而希特勒的野心就再明显不过了,他建立了德意志第三帝国,并企图永远征服这片土地。此外,尽管现在的欧洲联盟与当年的神圣罗马帝国所包含的内容已经完全不同,但欧洲联盟确实发源于这片土地,而且秉承了同样的精神。简言之,在过去的550年里,全欧洲的统治权都决定于神圣罗马帝国及其继承国,这已经成了欧洲领导人们的坚定信念,甚至他们中没有帝国野心的人也这样认为。从伊丽莎白一世、克伦威尔、马尔伯勒公爵(Duke of Marlborough)、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Alfred von Tirpitz)、俾斯麦到“一战”中同盟国的高级指挥官,一直到后来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斯大林、戈尔巴乔夫,无不深谙这一点。柏林墙倒塌后,强烈反对北约东扩的俄罗斯人对此也心知肚明。当今那些害怕德国纳粹卷土重来而努力将欧洲联盟维系在一起的精英们,也一定深谙其道——无论是谁,无论花费再多的时间,只要控制了欧洲的中心,就控制了整个欧洲;无论是谁,控制了整个欧洲,就将主宰整个世界。
因此,各国争夺对德意志的控制推动了欧洲内部变化的进程,这一点并不让人感到意外。英国人推翻了查理一世的统治,因为他未能保护人民自由地信仰新教。法国人与路易十六决裂,因为他试图勾结奥地利王室。俄国人对沙皇感到绝望,因为他没能认真处理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关系。德意志也是欧洲最重要的意识形态变革的发源地,宗教改革、马克思主义、纳粹主义都发源于此,并且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对安全以及控制权的追求,也促使欧洲各国不断向外扩张,从哥伦布第一次航行,到19世纪列强“瓜分”非洲,无不证实了这一点,而其他地区的去殖民化的过程则显得相当缓慢。诚然,这一切并非全部由德意志人推动,但问题也远非表面这样。
17、18世纪,英国的航海家为了维持大英帝国的实力,努力阻止新大陆的金银流向英国的对手手中。英国首相威廉·皮特(William Pitt)发表了关于“利用德意志打败美国”的讲话。19世纪末,法国人谋求扩张自己的帝国,以抗衡德意志帝国。此外,英国人发表《贝尔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企图在全世界范围解放犹太人,使之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相对抗,这最终导致了“二战”后以色列的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