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火(第9/31页)

与此同时,奥斯曼土耳其人也从海上向西进攻基督教的地盘。他们的突袭范围已经深入亚得里亚海,自东面包抄哈布斯堡帝国,并警告威尼斯让它明白,它之所以能够保有在爱琴海的几个岛屿,完全是因为他们的宽宏大量。基督教起而反击。1532年,热那亚这座贸易名城的海军司令安德烈亚·多里亚袭击了伯罗奔尼撒,当西班牙、威尼斯和教皇辖地在1538年组成第二次神圣联盟对抗奥斯曼帝国在地中海的威胁和法国对意大利的威胁时(法国出于权宜在1536年与奥斯曼土耳其人结为联盟),多里亚被任命为神圣联盟联合舰队的司令。地中海的战局大起大落。1535年,伟大的奥斯曼土耳其海军将领海拉丁攻占了突尼斯,虽然他不久即被多里亚赶走,但紧接着在希腊西海岸附近的普雷韦扎海战(1538年)中打败了多里亚。这次胜利使得奥斯曼土耳其舰队在后来的几年中深入西地中海,远至当时尚不属于法国的尼斯(1543年)和西班牙的梅诺卡岛。基督教军队在反攻北非海岸被穆斯林海盗把持的港口的战斗中取得了几次胜利,主要的有1560年的杰尔巴战役,但是总的来说占上风的还是奥斯曼土耳其人。他们在希腊和阿尔巴尼亚找到了大批为了钱愿意效力的基督徒桨手,而威尼斯和西班牙用的桨手主要是奴隶和罪犯,在人数上难以和奥斯曼土耳其人竞争。拦阻奥斯曼人利用地中海对欧洲随心所欲发动进攻的屏障最后只剩了马耳他这个岛屿。地处西西里岛和北非交接处的马耳他扼守着把地中海分为东西两边的海峡,医院骑士团把它建成了一座巨大的坚强堡垒,但他们的人数太少。马耳他在1565年5月遭到围城,但它顶住了奥斯曼土耳其人海陆两路的攻击,直到9月西班牙的一支舰队前来救援,使奥斯曼人争取完全控制地中海的努力功亏一篑。最后,神圣联盟于1571年在伯罗奔尼撒附近海域的勒班陀大胜奥斯曼土耳其舰队,这才解除了威胁,主要原因是奥斯曼土耳其人失去了大量训练有素的复合弓箭手,并不是因为他们损失了战船,因为奥斯曼土耳其人能够迅速补上新船。

历史学家约翰·吉尔马丁以他的生花妙笔精彩地证明,地中海的桨帆船海战实质上2000年来一直未变,是两栖的作战;海战只是当时陆上战斗的一种变体,而且也通常是陆上行动的延伸。陆军和舰队尽量沿海岸相伴行动,只有当舰队靠岸的一侧和陆军接上头时才找敌人开战;最好是在岸上有己方要塞的地方,那样要塞的大炮就能为陆军和舰队提供炮火支持。勒班陀是个例外,如果在近海海域的作战能够算作真正的海战的话,勒班陀就是一场海战。然而,它不是靠冲撞敌船或发射炮弹打赢的,而是靠双方的士兵在各自的船上用武器交战。基督教的军队配备了火绳枪和火枪,奥斯曼人用的是传统的土耳其武器——复合弓。奥斯曼人遭到了惨重的损失,参战的60000人死了30000;勒班陀战役因此而成为地中海战局的转折点。掌握弓箭的技巧需要一辈子的努力,所以奥斯曼一方损失的技术娴熟的海上弓箭手在一代人的时间内是找不到替补的,这“意味着奥斯曼实力黄金时代的结束……勒班陀标志着一种传统就此一蹶不振”。

在地中海以外,军舰在海上的较量表现为另一种形式;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船头安装的火炮和船上战士手中的武器,而是装满了整艘军舰的排炮。在那以前,商船被认为不适合用来作战,因为它们没有桨,即使张着帆航行速度也很慢,体型笨重,在海战中无法和桨帆船配合行动。在有限的水面上,它们只有挨打的份儿,或是被别的船冲撞,或是遭到从它们因风向不对而转不过去的方向发出的炮击。但是,到了无垠的海洋上,优劣顿易。桨帆船船身太长,吃水太浅,无法适应海涌的长浪;而且,船上人员太多,隔不久就必须回港重新补给;这意味着即使天气条件允许,它一次也只能在海上航行几天的时间。在北方水域航行的货船本就是为了应付波涛汹涌的大海,它完全没有桨帆船的不利之处,因为它的船舱很深,可以容载供大批船员吃喝几个月的食物和饮用水。它的不足在另一个方面:如果在船头安装火炮,那么只有逆风时才能使用火炮,所以火炮必须安在船的两侧,通过在船身上开的炮眼发射;这种设计需要相关的技术,即发明掣动机制以吸收后坐力,还需要新的驾船作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