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雷神之敕(第2/3页)

王宁道:“不错!问题只在于……这个叶小天可不要被杨应龙收服才好,否则杨应龙如虎添翼,就算朝廷依旧有能力消灭他,所消耗的力量也要大大超出我们的估计,那就得不偿失了。”

洪百川微微一笑,道:“不会!我在铜仁这些日子,主要的事儿就是盯着这个叶小天,依我对他的了解和判断,他和杨应龙绝不会走到一路,他们根本就不是一路人。”王宁对洪百川素来信服,他既这么说,王宁自然再无异议。

这座山大概自亘古以来就矗在这儿,却从未有人爬上去过。苗人自古敬畏雷神,而此山又是雷神谷中最高处,即便有苗人误入此山,也是恐惧万分,只想着尽快出去,而绝不敢登上这雷神的居处,而今这里终于迎来了第一批登山者。

大亨等人到了山顶,迅速勘察地形,选择了距顶端还有一段距离的一处平坡作为他们树立雷公柱的所在。这山上虽然尽是石头,但这个地方却有泥土,比较容易挖掘。他们轮番上阵,不惜气力地打洞,才忙到一半,山上又开始了雷击,众人立即丢下所有工具逃之夭夭。

等到雷击结束,他们又返回来,在第三次雷击暂停阶段,他们已经挖出了一个约两丈深的洞,下边已经触及岩石。这个深度,足以让那雷公柱竖稳,不过为了稳妥起见,还不等雷击开始,他们就先避开了,等到这次雷击结束,中间留出的时间足够宽裕,他们才再次返回,开始树立雷公柱。

经能工巧匠精心打造的铁柱一共十四截,第一根最粗,大半可以卡进深洞,他们解除最粗那根铁柱上的包裹,用浇铸时就留在上面的深深的卡槽把它与其它铁柱固定连接起来,十四根铁柱一节比一节细,最后成了一根长长的铁锥。

等整根铁柱装配完毕,竖着安进挖出的深洞,用泥土、碎石混合着固定好,它的高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山巅。罗大亨亲手晃燃火折子,在第一根铁柱和第二根铁柱的连接处引燃,那木板、布匹和棉花都是浸足了油的,立即燃烧起来。

大亨豪迈地道:“是非成败在此一举了,兄弟们,咱们撤!”

这句场面话说完,一群人马上屁滚尿流地向山下逃去,其实这时距下次雷击时间还有限,足够他们逃到山下,但是他们还没到山脚,山上的惊雷便提前发动了,显然那根高高的铁柱真的有引雷的效果。

罗大亨一群人躲在山脚前一处石坑里,仰望着山上,罗大亨手里捧着计时的沙漏,紧张地道:“天雷提前发动了,应该是有效果了吧?”

毛问智挠了挠脑袋,突然道:“对啊!好象真的有效果了呢,你们有没有感觉到,咱们脚下没有那么强烈的震颤了?”

……

雷电本是雷雨云体之间和地面之间因带电性质不同形成的放电现象,如果雷神禁地周围的天气或地理情况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这种频繁的自然现象自然就会变少。他们所用的法子虽然不是改变周围地理环境,从而影响气候变化,在本质上对这里进行改变,但是激化和宣泄显然在减小雷击危害的同时,也是一个避免频繁雷击的好办法。

雷神禁地里传出的雷击声迅速减少了,当天傍晚时,雷神禁地周围村寨的一些百姓就有些察觉,等到第二天,消息就迅速传开了。

皇帝今儿龙颜大悦又或脸色阴郁,大臣们就会到处打听,百般揣摩,想弄明白皇帝心情变化的原因,山民们对他们自古敬畏的雷神也是同样的心态。雷神是生苗古老的信仰,比蛊教还要早几千年,即便是成为蛊神的信徒后,他们也没有放弃对雷神的敬畏。

雷神禁地天天打雷,这当然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影响,但是他们从一出生就习惯了的事情突然改变了,而且关系到一位神灵,这就令百姓们深感不安了:此事是凶?是吉?

就在各个部落惴惴不安的时候,有人率先作出了结论:此为大吉之兆!乃是一桩神迹,作为祖先祭祀的最重要的神明之一,山民应举行隆重仪式,请尊者带领大家,感谢雷神赐下福祉。

作出这一结论的人是冬天,冬天既已决心追随叶小天开创蛊教新伟业,自然不能永远躲在幕后,跳出来同八大长老叫阵需要足够的勇气,但性格单纯质朴的温吞老好人冬天轻易不下决定,一旦作出决定,却又是九牛不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