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南明大事年表(第5/7页)

○-永历三年(鲁监国四年,顺治六年,1649)

朱由榔27岁。

朱以海32岁。

正月十二日,清兵袭取湘潭,何腾蛟就义。朝中群臣植党相倾。分吴楚两局。“五虎”结李元胤称反正功臣为楚党。大学士朱天麟、王化澄、吏部尚书晏清、户部尚书吴贞毓、给事中张孝起、吴其雷等称扈从旧臣,内结马吉翔、外结陈邦傅为吴党。两党水火不容。十九日南昌城破,金声桓、王得仁死,姜曰广投池而死。鲁监国移驻沙埕。

二月二十六日,李成栋第三次出征兵败信丰,落水而死。

三月,以杜永和为两广总督,代领李成栋军,驻广州。李赤心兵败于茶陵,走广西。清兵攻占宁德。

四月,堵胤锡兵败衡州,走梧州。孙可望遣使入朝乞封王爵。朝议以无异姓封王之例,拒之。鲁监国于大陆所复之地皆失。

七月,杨畏知、堵胤堵矫诏封孙可望平辽王,孙可望不受。而此前陈邦傅与其将胡执恭已矫诏封可望为秦王,且已接诏,滇中悉知。孙可望怒,执杨畏知、胡执恭于狱,自称秦王如故。初五日,郑彩弃鲁监国而去。张名振迎鲁监国至健跳所。此月,永历帝封郑成功广平公。

十月,鲁监国进驻舟山。张肯堂为东阁大学士。

十一月,鲁监国遣使乞师日本,不得要领。

十二月,永历朝兵败于永州。

○-永历四年(鲁监国五年,顺治七年,1650)

朱由榔28岁。

朱以海33岁。

正月,南雄、韶州陷落。永历帝闻警出奔。李元胤留守肇庆。

二月朔,永历帝至梧州。“五虎”失势,吴贞毓等疏论袁彭年等五人把持朝政、朋党误国等十大罪。诏以彭年反正有功,免议,余下锦衣卫狱。瞿式耜七疏争之,不听。

四月,严起恒罢。召王化澄入朝。

五月,高必正、李元胤入朝。金堡、丁时魁谪戍,刘湘客、蒙正发赎配追赃。

九月,孙可望入贵州,并遣将取四川。

十月,太后致书罗马教皇请多遣耶稣会士来华。

十一月朔,清兵攻占广州。初四,桂林失守,督师瞿式耜、总督张同敞被执。初九,永历帝仓卒弃梧州至浔州。陈邦傅叛逃而去,至南宁。

闰十一月(清历十二月)十七日,瞿式耜、张同敞不屈遇难殉国。王化澄降清。高必正、李来亨率众走川东。封孙可望为翼王,不受。

十二月(清历顺治八年正月)命大学士文安之总督川、湖军务。

○-永历五年(鲁监国六年,顺治八年,1651)

朱由榔29岁。

朱以海34岁。

正月(清历二月)永历帝驻南宁。

二月(清历闰二月)张名振杀王朝先于舟山。清兵连取梧州、柳州。孙可望遣贺九仪赴南宁杀大学士严起恒、尚书杨鼎和等,以其阻封秦王之故。于是封孙可望为秦王。大学士杨畏知愤甚,怒斥孙可望,被杀。

四月,郑成功取厦门。永历帝嫡母慈宁太后病故。施琅降清。

五月,孙可望请永历帝移云南。

七月,张名振率师奉鲁监国攻吴淞。

九月,舟山失守。大学士张肯堂等死难。张名振奉鲁监国航于海上。陈邦傅诱杀焦琏以浔州降清,并为清取平乐、清远。二十八日,永历帝从南宁出奔。

十月,永历帝驻新宁。

十二月,清攻取宾州、南宁。永历帝仓皇由水道走土司,抵濑湍。孙可望遣将前来迎驾。

○-永历六年(鲁监国七年,顺治九年,1652)

朱以榔30岁。

朱以海35岁。

正月十六,永历帝逃至广南府城。鲁监国由张名振等扈驾至中左所(厦门),旋居金门。

二月六日,永历帝到达安隆所。孙可望令改为安龙,遂为行在之地。从此受制于孙可望。

三月,孙可望遣李定国取桂林,刘文秀取成都。

五月,李元胤于钦州被执,赴广州,不屈死。李定国取靖州。

七月朔,李定国取宝庆。初二日,取全州。初四日,取桂林,清定南王孔有德自焚死。叛将陈邦傅被获。十一日,李定国复永州。刘文秀取叙州、重庆。永历帝以孙可望之请,封李定国西宁王、刘文秀南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