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半明半灭大明朝崇祯帝的自杀和凤子龙孙的下场(第20/34页)
郏县确实不难攻,很快就落入官军手中。此处县小地穷,根本没有什么吃食。幸好有农民军丢弃的几百匹运物骡马,被官军宰杀当粮,几天就吃个干净。
明廷闻报,立命山西、河北就近传饷输粮。
孙传庭另一个失着,在于他率军攻克唐县时,把集中在那里的农民军家属几万人杀个精尽,致使“贼满营痛哭,誓杀官兵。”至此,农民军哀兵必胜之气,已经点燃。
李自成严令部下搜掠四境,一粒粮食也不留下,致使官军不可能就地筹粮。特别有心机的是,他派大将刘宗敏领一军万余人,间道抄至官军后方,在河南汝州的白沙切断了官军的后勤补给线。由此,明军大惊,军心动摇。打仗打的就是给养,如果无粮,大败可期。
孙传庭此时清醒过来。他留河南总兵陈永福率部留守,自己准备率陕军回军,想先打通粮道再说。陈永福手下的河南籍士兵急眼了,大声叫骂:“你们陕西兵回军,准备先打,让俺们河南人在这里饿肚子等着贼来杀,不中!”他们跟着陕西兵也跑。
混乱时刻,李自成指挥农民军主力发动进攻。双方交战,变成了农民军对官军的追击战。
官军大溃逃。由于明将白广恩部的火车营士兵为逃命,解开拉军车的马匹逃跑,笨重的军车四散于路,把路堵住,逃跑的官军更乱成一团。
农民军恨官兵在唐县杀自己家属,士气百倍,一路追杀。血光飞溅下,明军有四万多被杀。他们飞遁四百多里,丢失甲仗骡马无数。孙传庭本人与总兵高杰率数千残兵有幸渡过黄河,经山西恒县逃回潼关。经此一战,陕西王牌军基本报销。
崇祯帝闻败大怒,责斥孙传庭“轻进寡谋”(其实是他自己的决断使然),削去督师之职,让他戴罪收拾残兵,图功赎罪。同时,崇祯帝升任败入潼关的白广恩为援剿总兵官,持“荡寇将军”印,协助孙传庭,以望保住陕西。
十月初六,李自成对潼关展开进攻。高杰一部先溃(他手下军皆是从前的“贼军”),白广恩随之逃跑,潼关失陷。孙传庭无奈,只得退军渭南。
李自成得势不饶人,合众数十万齐攻渭南。孙传庭知不可免,在预备队打光后,与监军副使乔迁高双双持枪跃马,高呼冲入无边无沿的农民军之中,陷阵而死。人在西安的孙传庭妻子张氏闻夫死讯,率孙传庭两女三妾跳井自杀。
可悲的是,由于明廷没有找到孙传庭尸首,崇祯帝怀疑他未死降贼,竟不予赠谥。
潼关一破,西安自不必说。秦王朱存枢也是那种明朝皇室遗传的抠门精,一两银子也不拿出犒军,激起众愤。结果,不待农民军进攻,明朝守城将领主动开城投降,西安落入李自成掌握中。
李自成气魄很大,下令诸部四出,稳取三边。明朝总兵白广恩、陈永福等一大批高级将领相继投降,宁夏、甘肃、青海大部分地区皆被农民军攻克。这样一来,整个西北地区(除西宁以外),已经是李自成的天下。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改西安为长安,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他在这里封侯拜将,更定官制,开科取士,真有那么一股帝王创业开基的气息。
当时,李自成已经称帝,并改名为“李自晟”,追尊西夏的李继迁为“太祖”(这招不伦不类很失算,历史上姓李的“皇帝”不少,不知李自成为何攀上鲜卑拓拔部人为“祖宗”)。
路径三:势如破竹的“东征”
1644年正月初八,李自成自统大军从西安出发,杀向北京。
除主力军外,他仍派刘芳亮等人率一军为偏师,进取黄河以南,与主力部队相夹成钳,堵住了崇祯皇帝可能由运河一线南逃的道路,同时又可有效阻止南直隶、山东明军的北援路线。
渡河之后,平阳府不战而降。这样,李自成大军从容向太原进发,并于二月六日包围了太原城。
可笑的是,太原城内的宗室桂王拿出三千两银子募人杀贼,却被山西提学黎志升换成“记功纸票”。都什么时候了,这名贪官还想省银贪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