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秦汉时社会组织(第10/12页)
魏地为今山西省西南,河南省黄河以北及东北境。河内俗刚强,多豪桀侵夺。薄恩礼,好生分。河东土地平易,有盐铁之饶。其民有先王遗教,君子深思,小人俭陋。
周地为今洛阳附近之地,巧伪趋利,贵财贱义,高富下贫。憙为商贾,不好仕宦。
韩地为今河南郑县附近及西南境。郑国土陿而险,山居谷汲,男女亟聚会,故其俗淫。陈,其俗巫鬼。颍川、南阳,本夏禹之国,夏人上忠,其敝鄙朴。秦既灭韩,徙天下不轨之民于南阳,故其俗夸奢,上气力,好商贾,渔猎臧匿难制御也。宛西通武关,东受江、淮,一都之会也。宣帝时,郑弘、召信臣为南阳大守,治皆见纪。信臣劝民农桑,去末归本,郡以殷富。颍川韩都,士有申子、韩非刻害余烈,高仕宦,好文法。民以贪遴、争讼、生分为失。韩延寿为大守,先之以敬让。黄霸继之,教化大行。狱或八年亡重罪囚。
赵地为今河北之西南境,山西省除河东外亦皆属焉。又有今绥远南境。赵、中山地薄人众。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椎剽掘冢,作奸巧,多弄物,为倡优。女子弹弦跕,游媚富贵,遍诸侯之后宫。邯郸北通燕、涿,南有郑、卫,漳、河之间一都会也。其土广俗杂,大率精急,高气执,轻为奸。大原、上党,又多晋公族子孙,以诈力相倾,矜夸功名,报仇过直,嫁娶送死奢靡。汉兴,号为难治。常择严猛之将,或任杀伐为威。父兄被诛,子弟怨愤,至告讦刺史、二千石,或报杀其亲属。钟、代、石北,迫近胡寇。民俗懻忮,好气为奸,不事农商,自全晋时已患其剽悍,而武灵王又益厉之,故冀州之部,盗贼常为它州剧。定襄、云中、五原,本戎狄地,颇有赵、齐、卫、楚之徙。其民鄙朴,少礼文,好射猎。雁门亦同俗。
燕地为今河北东北境,及热河、察哈尔、辽宁,并包括朝鲜北境。蓟南通齐、赵,渤、碣之间一都会也。其俗愚悍少虑,轻薄无威。亦有所长,敢于急人。上谷至辽东,地广民希,数被胡寇,俗与赵、代相类。有渔、盐、枣、栗之饶,北隙乌丸、夫余,东贾真番之利。玄冤、乐浪,武帝时置,皆朝鲜、貉、句丽蛮夷。乐浪朝鲜民犯禁八条:相杀以当时偿。杀相伤以谷偿。相盗者,男没入为其家奴,女子为婢。欲自偿者,人五十万。虽免为民,俗犹羞之,嫁娶无所雠。是以其民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不淫辟。其田民饮食以笾豆,都邑颇放效吏及内郡贾人,往往以杯器食。郡初取吏于辽东,吏见民无闭臧,及贾人往者,夜则为盗,俗稍益薄。今于犯禁浸多,至六十余条。
齐地为今山东东北境、河北东南境。齐俗弥侈,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士多好经术,矜功名,舒缓阔达而足智。其失夸奢朋党,言与行缪,虚诈不情。急之则离散,缓之则放纵。临淄,海、岱之间一都会也,其中具五民云。
鲁地为今山东西南境及江苏之淮北。地陿民众。颇有桑麻之业,亡林泽之饶。俗俭啬爱财,趋商贾。好訾毁,多巧伪。丧祭之礼,文备实寡。然其好学犹愈于它俗。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
宋地跨今山东、河南、江苏三省之间。昔尧作游成阳,舜渔雷泽,汤止于亳,故其民犹有先王遗风,重厚多君子。好稼穑,恶衣食,以致蓄藏。沛、楚之失,急疾颛己。地薄民贫,而山阳好为奸盗。
卫地跨今河南、河北之间。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其俗刚武,尚气力。汉兴,二千石治者亦以杀戮为威。宣帝时,韩延寿为东郡大守,崇礼义,尊谏争,至今东郡号善为吏,延寿之化也。其失颇奢靡,嫁娶送死过度。而野王好气任侠,有濮上风。
楚地为今湖南北、汉中及河南东南境。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蓏、赢蛤,食物常足。故呰窳媮生而亡积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信巫鬼,重淫祀。而汉中淫失枝柱,与巴、蜀同俗。汝南之别,皆急疾有气执。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亦一都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