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生智:绝不和共产党打仗(第4/6页)

唐生智这时在哪里呢?他先是化装趁黑夜到了他的老师和挚友顾伯叙家里,以后又化装为郎中到了他三妹唐湘家里。唐湘家交通方便,人口较多,地处平坦区域,这正是白军所料想不到的地方,他们总认为唐生智会躲到深山丛林之中,所以到处派人搜山。唐先藏在唐湘家的柴堆中,将柴堆留出一个空隙,正好放下一个行军床,唐日夜待在那个窄小的空间。后来,因唐睡觉时鼾声较大怕被人听到,于是又在唐湘家的谷仓中隔出一小段来,做了一个夹墙,里面可放一张行军床和一个小桌子、一张凳子。谷仓只有前面一间房子能进去,唐生智的长子唐仁曼、外甥林少玮就住在谷仓前面那间房子里,担任保卫和联络工作。有一次,唐仁曼告诉他305师到处在搜捕他,并扬言抓住唐生智就不客气,唐生智沉思了一下,一边拿起桌上的左轮手枪,一边说:“如果他们真的来这里抓我,我就和他们拼了。”

白崇禧的第305师搜捕了半个多月,没有任何结果,就想出一个毒计,他们找来两个东安人,协助搜捕,并召集唐氏家族开会,扬言知情不报者,九族者诛,并派出大量密探,这样虽然没有抓到唐生智,但先后将顾伯叙、刘兴和唐生智的夫人与子女全部抓走。当时唐仁曼和林少玮也在场,同时被抓走。唐生智的家小先是押到冷水滩,后押到桂林,顾伯叙被押到零陵,由于顾是唐生智的师友,为了逼他讲出唐生智的下落,对他进行了严刑拷打,致使他双脚残废,最后还实行了假枪毙。由于唐生智夫人霍福光的一再要求,白军才将顾伯叙和唐家一家人一起押到桂林,到桂林解放时,白崇禧也不让唐、顾两家留在桂林,限定他们只能去香港,最后,唐的旧部李品仙将两家送往香港。由于刘兴与李品仙都是唐的旧部,在临解放时,李将刘一家都放了。

白崇禧抓不到唐生智,就命令部队将唐生智家和耀祥中学烧毁,10月19日,由于解放军先头部队到来,白崇禧305师仓皇后撤,烧房子的计划未能实施。

唐生智回到东安老家后,当时的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和21兵团司令员萧劲光电示前沿部队负责人何英专程去看望唐生智。由于长期的隐蔽,唐生智身体很虚弱,又患病,便在家中休息和治疗了一段时间,解放军还派了医生给唐生智看病,12月14日,唐生智由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干部张立武、21兵团副司令员李觉陪同从东安回到长沙。

朋友一生一起走

唐生智一生光明磊落,视共产党人为朋友,给予信任、支持,特别是在大革命失败,共产党人惨遭血腥镇压时,迫于形势,唐采取“和平分共而不反共”立场,这对当时大权在握的军界要人来说,尤其难能可贵。

1922年11月,水口山工人运动兴起,在共产党人蒋光云、刘东轩等领导下,举行罢工,成立工人俱乐部,建立了共产党支部。湘军司令赵恒惕受到吴佩孚斥责,为了讨好主子,决定以武力弹压。赵命水口山矿务局局长宾步程带全副武装的一连人马进山,封闭了工人俱乐部,并在冲突中打死工人1名,打伤2名,激起了工人愤怒。全矿工人举行罢工,要求当局惩办凶手,撤走军队,抚恤死伤工人及家属,并抓宾步程去游街示众。当时,唐生智担任湖南督办,负责处理此事。唐考虑宾是东安同乡,又是留德学生,是办实业不可多得的人才,况且他是听命于当局。于是,唐派人与国民党湖南省党部联系,接待的是夏曦和郭亮,二人均系共产党员。唐答应工人提出的条件,撤换宾步程,选派与共产党有联系的邓寿荃担任局长。

此时,正值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确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都遭到顽固派的反对。孙气愤地说:“如果你们反对我,我就下令解散国民党,我自己去加入共产党。”唐生智得知后,甚为赞赏,从此,坚定了“南亲孙中山、共产党,北拂吴佩孚、赵恒惕”的立场。

1923年,中共湘区委根据中央杭州西湖特别会议精神,以中国国民党总部的名义,派夏曦、刘少奇回湘筹建国民党组织。此时唐生智尚未参加国民党,但坚持反帝、反封建,拥护国民革命、扶助农工。夏曦派人往衡阳面见唐生智,提出通电讨伐吴佩孚,反对赵恒惕,拥护国民政府,保障人民自由,恢复水口山矿工人俱乐部等七项要求,唐一一答应,并拨2000元作为筹建国民党省党部的活动经费。对此,当时的共产国际布勃洛夫委员会(专门研究中国革命问题的部门)称唐的第四师为“一支友好的颇有实力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