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烈火烧边关(第2/3页)

大家争论不休。刘冕却是稳坐如钟在争吵之中留意着众人的意见。

最后,大家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了刘冕,发现他居然一言不发的保持着沉默,又纷纷安静了下来。

刘冕这时候才起身说话:“刚才我听了大家争论的意见,总结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突厥人是在故意造势浑淆视听。但是他们地真正目的现在还无法确定。我想要说的是,兵法虚虚实实相互转换,是没有绝对可言的。突厥人的这个战术当中,有太多的灵活性。比如,假如我们右卫提重兵前去营救丰州,则河陇空虚,他们必然从贺兰山以西袭杀进来直捣河陇;假如我们提兵从贺兰山去迎击,他们则会打破丰州长驱南下连同灵州也一起拿下;再者,他们还可以转道以优势兵力攻击代州、朔州、云州或是幽州。我们的千里边防线同时受压,顾此失彼患得患失。突厥人则可以利用我们防守的失误见缝插针。现在,我们大唐就像一头强壮的公牛在与一只狡猾地蚊子搏斗。我们强壮如牛,他们却有尖利地嘴可以扎破我们任何一块皮肤。”

众将一起问道:“大将军,那我们该怎么办?”

“先保护好我们的心脏!”刘冕非常果断地说道。“就算是破皮流血,也只是皮外之伤,万不可将命门暴露在他们面前。万一我们中计,将大部份兵马征调起来杀奔北部边疆,那突厥可就高兴了。他们或者是吐蕃人只须一旅轻骑就可以直捣关中直逼长安、洛阳。到那时候,才是九州中原的灭顶这灾来了。现在他们虽然闹得凶,不过是草木皆兵疑兵之计。我们先守好根本,再冷静对敌不变应万变,亦不惧他!”

众人听闻此言都有醍醐灌顶之感,纷纷心中暗自赞叹:他果然有着超乎寻常的冷静和长远眼光!也怪不得他上次能破了默啜和敦欲谷的惊天计谋。原来。这一次并不是偶然……刘冕接着道:“现在我们可以肯定,突厥人出动的兵马几乎已是倾国之兵。他们的志向不在小。至少也是想并吞河陇、东北其中之一,或是直取关中马踏中原。可以想见,突厥人在北疆全线叩关已经震惊中原、震惊朝廷。朝廷必然会在这时候采取应急措施。怕就怕朝廷慌了阵角。尽起中原之兵北上御敌,那就真的要中了突厥人的计策了!”

“大将军,那你还等什么,马上具表上奏朝廷说明此事吧!”众将一起叫起来。

“嗯。我马上具表上奏。”刘冕挥了一下手,马上有小卒取来了笔墨纸砚。刘冕挥毫而著写完了一封奏笔盖上了自己地大将军印,然后说道:“灵州距神都两千里之遥----此奏务必八百里加急三日内送达神都!我已请命朝廷,请求朝廷派谴左玉钤卫薛讷提师西进镇守岐州力保西京不受震动,把握关内咽喉。如果朝廷能够准奏,那我右卫也就没了后顾之忧可以随意发挥了。在薛讷的大军抵达岐州之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等!以不变应万变!”

“可是,大将军!……”有几名将军情急之下想来请战,刘冕大喝一声:“本将军令以下。众将务必服从!再有改请战或是胡言乱语坏我军心者,定斩不饶!”

众将都骇了一弹,纷纷抱拳低头而应道:“谨遵大将军将令!”

“另外,在灵州往贺兰州西麓、直达凉州境内的荒原一代,每日派谴斥候打探消息。”刘冕说道,“一有军情马上回报。任何人不得私自出兵与敌交战。违令者。斩!”

“是!”

刘冕暗吁一口气举目看向远方,心中暗道:现在唯一能指望地,就是武则天和朝廷上那些人能够采纳我的意见……否则这场战争不用打也差不多输了。默啜和敦欲谷这次使的计策实在太过狡诈,完全掌握了主动权。现在看来他们至少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少说也能打破两个州县捞足了好处退去……哼,有我刘冕在,一切都没那么容易的。咱们走着瞧吧!

三匹流星快马奔出灵州城,披星戴月奔跑在了茫茫大戈壁之上。

日行八百里……这已是当今最快地传递速度了。除非是惊天动地的紧急军情,否则绝对不会动用这样的传信方式。

此时的神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与祥和的气氛之中。再过十来天太后就要登基了。神都城内花团锦簇异样精彩,官民同乐一团和气。花费巨资兴建的万象神宫终于正式峻工了。高高耸立成了洛阳第一高度的建筑物,万人膜拜云蒸霞蔚,颇有几分盛荣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