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星球生态培育(第5/12页)

“小杰,我已经忘了我们以前是怎么说话的了,那一定有些超现实。”

“嘘,”我制止他们两个,“你们听。”

现在电视已经切换到太空总署的画面,任务管制中心正以一种机械式的声音在倒数计时。30秒。发射台上,十二枚火箭已经开始注入燃料,一一点燃。十二枚火箭同时发射,这是野心勃勃的壮举。要是在从前,太空总署会认为这样的行动不切实际,而且极度危险。不过,话说回来,我们现在活在一个绝望而冒险的年代。

黛安问:“为什么它们一定要同时升空呢?”

“因为……”杰森开口回答,然后忽然停下来,“等一下,我们先看。”

20秒,10秒。小杰站了起来,整个人靠在阳台的栏杆上。

饭店的阳台上到处挤满了人。海滩上是满满的人潮,人头攒动,无数的镜头旋转着焦距,全部朝向同一个方向。根据事后的统计,当天围绕在卡纳维拉尔角的群众将近有两百万人。根据警方的报告,那天晚上发生了一百多起钱包失窃案、两起持刀杀人案、十五起伤害未遂案,还有一位妇人早产。(一名一千八百多克的女婴在一张折叠桌上接生,地点是可可比奇的“国际煎饼之家”。)

5秒。房间里的电视忽然安静下来。那一刻,万籁俱寂,只剩下摄影机操作所发出的咔嚓声和嗡嗡的尖细鸣响。

接着,火箭点燃,海面上亮起一片炫目刺眼的光,延伸到海平线。

如果只是一枚火箭,即使是在黑夜里发射,当地的民众早就见怪不怪了。只不过,这次的火焰不是只有一束,而是五束、七束、十束、十二束柱状的火焰。那一剎那,海面上的发射架只剩下黑影般的轮廓,像一座座只有钢骨的摩天大楼,迅速笼罩在海水蒸发形成的巨大水雾中。十二道白色的火焰形成巨大的柱子,相隔好几公里,远远望去却仿佛紧靠在一起,像十二只爪子缓缓伸向黝黑的天空。在十二道火焰交织而成的火光照耀下,天空也从黝黑逐渐变成靛蓝。固态燃料火箭奋力爬升,发出隆隆巨响,仿佛一阵狂喜或恐惧压迫心脏,发出震撼的搏动。海滩上的群众开始欢呼狂叫,两种声音交织成一片。然而,我们欢呼,并不只是因为狂暴激昂的壮观场面。我相信,那两百万群众从前一定都看过火箭发射,至少在电视上看过。尽管十二枚火箭齐发升空的场面是如此壮观,如此惊天动地,但我们并非只是为此而欢呼。我们欢呼,主要是为了这壮观场景背后所隐含的意图,那振奋人心的意念。我们不只是要在火星上插上人类生命的旗帜,也是在向时间回旋挑战。

火箭升空了。(我从阳台上瞄了一眼房间里的电视。长方形的屏幕上可以看到酒泉、斯渥德博、白寇努尔和新疆,类似的火箭划出弯弯的飞行轨道,消失在白天晴朗的云端)海平线刺眼的光芒逐渐变成间歇的闪烁,逐渐暗淡,而夜色又重新盘踞了海上。沙滩上、水泥平台上、沸腾的海水上,隆隆巨响逐渐变得遥远。我仿佛闻到刺鼻的硝烟味随着潮水飘上岸,很像“罗马之烛”烟火的独特臭味,不过闻起来还不至于会不舒服。

成百上千的相机仿佛垂死的蟋蟀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然后渐渐沉寂。

群众的欢呼变换了几种方式,持续到天明。

我们回到房间里,拉上门帘,遮住外头曲终人散后降临的夜幕,打开香槟。我们看着电视上的海外新闻。除了法国那边因为风雨耽搁了,各地的发射都很顺利。一支满载着菌类的舰队已然踏上火星的征途。

“为什么它们会同时升空呢?”黛安又问了一次。

杰森若有所思地看了她很久:“因为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抵达目的地。不过,这可没有听起来那么简单。它们必须尽可能同时进入时间回旋透析膜,否则一到了外面,它们的时间差距会是好几年,甚至好几个世纪。或许对那些厌氧性菌类来说,时间的影响并不大,但我们在执行上还是把时间视为关键因素。”

“好几年,甚至好几个世纪?怎么可能呢?”

“黛安,这就是时间回旋的本质。”

“我知道,可是,好几个世纪?”

他把椅子转过身去面向她,皱起眉头:“我要搞清楚你无知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