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一天又一天(完)(第5/8页)
那是骆静语两年前出的一本书,算是烫花入门教学,除了有简单花朵、饰品的制作流程,还有他的一些精美作品展示。
封面上印着:骆静语/著,占喜/摄影
书名叫——《以花诉心语》。
骆静语离开儿童房,电视屏幕是暂停状态,他拿起遥控器想关掉电视机,手却停了下来。
礼物一动不动地趴在猫爬架的太空舱里,像是睡着了。
骆静语一点儿也不困,不但不困,还很兴奋!他重新坐到沙发上,按着遥控又调出了一段视频,这一次他不忘静音,不想再吵到妻子和女儿。
屏幕上出现了另一段片头,又跳出几个大字,中文是——《我的拍档》,底下还有一串英文,骆静语只认识那个my,悦儿反倒会念,是《mypartner》。
他认真地看了起来。
这部纪录片开始跟拍的时间比婚礼要早一年,持续了半年,摄制组来钱塘五次,每次待一个多星期,从秋天到冬天,又从冬天到春天。
就像是用影像记录下了他们恋爱时的情景,那会儿,他和欢欢都那么年轻,她二十五,他二十八。
寒冷的冬天,北风萧萧,一辆黑色轿车停到文创街停车场,驾驶座上下来一个穿羽绒服的长发女孩,搓着手对镜头打招呼:“嗨,好久不见,这几天有冷空气哦,你们要注意保暖。”
纪录片里不管是主角说话还是旁白,都有字幕,骆静语看得并不吃力。
导演任虹兼职记者,偶尔会出镜,问道:“小占,什么时候买的车呀?”
占喜笑得很甜:“上个月买的,是骆老师送我的生日礼物。”
任虹又问:“骆老师怎么没和你在一起啊?”
“今天我们茶室的中餐师傅休息,骆老师要兼职做大厨,很早就出门去买菜了。”占喜一边走路一边解释,“我本来想开车送他来的,但他让我多睡会儿,说晚上要待到很晚。”
任虹笑问:“骆老师还要做大厨啊?这么多才多艺?”
“哈哈,您别说,他做菜真的很好吃,我都觉得他不愁失业,哪天不做烫花了,还能去开个小饭馆。”占喜笑呵呵地说,“有些客人居然会算着他做大厨的日子,特地过来吃他做的菜哦!我们店里的中餐师傅都要吃醋了,一会儿中午我们一起吃饭,让你们尝尝骆老师的手艺。”
推开禧鱼茶室的玻璃门,店里客人还不多,有小服务员向占喜打招呼:“占姐早上好!”
“早上好,骆老师呢?”占喜问。
服务员指指厨房:“在厨房。”
占喜带着任虹进厨房,骆静语背对着他们在切菜,穿着一身白色厨师服,戴着厨师帽和口罩,并未发现有人进来。
占喜等他放下菜刀才过去拍拍他的胳膊,骆静语回过头,眼睛亮亮地对任虹招了招手,算是打招呼。
午餐的主菜是他的拿手绝活花雕鸡,任虹打趣道:“我们这拍得就跟美食片似的,是不是跑题啦?”
她吃了一口鸡肉,发自内心地赞叹:“哎呦,真的好吃!这不开饭馆实在是可惜了。”
占喜笑得靠在骆静语身上,说:“我没骗您吧?我哥特别爱吃他做的花雕鸡,每次来都要吃,说绝对可以排上钱塘名菜之一!”
她说话时,骆静语一直看着她的脸,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把一个鸡腿夹到她的碗里。
……
骆静语在做花,镜头拍摄着他的手部特写,还有他的侧脸。
工作间靠窗,可惜那几天没有阳光,只能看到窗外的那棵大树,哪怕是冬天枝叶都很繁茂。
骆静语没有被摄制组影响,低着头做得很用心,占喜则和任虹在边上聊天。
“他现在在做的是一件定制摆件,需要做月季、喷雪花枝、金边麦冬和高山羊齿。”占喜介绍道,“是一位老客户定做的。”
“最近忙吗?”任虹问,“上一次来你们还在忙汉服节的事,现在呢?有什么节日款需要做吗?”
“暂时没有,就等明年的花朝节了,大概会在一月开仓吧。”占喜说,“开仓后骆老师会很忙,这两个月就先让他休息一下。”
……
春节过去后,骆静语开始为那一年的花朝节忙碌,除了情人节时还开过几次烫花体验课,其他时候的课程都暂停了。茶室的生意全部交给占喜来管理,两人分工合作,倒也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