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痞子手段与外交之长(第5/14页)
所有的军官都吓了一跳,齐声尖叫起来。戈登先生指着一名尖叫得最凄厉的军官,下令道:这家伙嘴巴张这么大,肯定是叛乱者,给我立即枪毙他。
戈登的卫队冲上去,不由分说将那名军官拖出来,乓的一声,当场将那名军官击杀。
这么残忍的手段,吓得所有的军官都闭紧了嘴巴,连恐惧的尖叫声都不敢发出了。
戈登先生说:现在,我命令,把所有人通通监禁起来,一个小时以后,我希望能够知道叛乱者的姓名,如果这个合理的要求未得到满足,我将射杀所有的军官。所有的,明白?
所有的军官通通被监禁了起来,还不到一个小时,就有人把写告示的叛乱者姓名招认了出来。戈登下令将其枪毙,这场哗变就宣布胜利结束了。
此事过后,常胜军大本营顺利迁往昆山。但等到发饷之后,绝大多数常胜军领取了薪水,扛起小包裹卷儿,半夜时分排队出了兵营,纷纷开了小差。
资料显示,常胜军开小差的兵员总数,约在一千五百人。恰好昆山的战俘营里,关押着一千五百名从太平军那边捉到的俘虏。于是戈登先生就把这一千五百人强拉过来,从此这些太平军就跳槽成了常胜军。
这件事终于让戈登想明白了,李鸿章其实就是利用他,一是利用他的英国军官身份,整肃常胜军的纪律,把得罪人的活都交给戈登来干;二是利用英国人和美国人的矛盾,存心搞乱常胜军。
戈登认为,李鸿章欠他的人情。他为李鸿章洗地擦屁股,付出的代价极为惨重,所以李鸿章应该有所表示才对。
李鸿章果然有了表示。然而正是这个表示,引爆了戈登先生的怒火,成了戈登先生非辞职不可的第三个理由。
戈登火并程学启
1863年6月10日,副将李恒嵩来找戈登先生。
李恒嵩,他实际上是常胜军的副队长。虽说常胜军是一支以洋人为主力的部队,但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打仗,需要中国的法律授权。这就意味着,这支部队的高层,必须要有一个中国官员。这个中国军官就是李恒嵩,但老李是个聪明人,只拿属于他的那份高薪,却从不插手常胜军的事务。但无论如何,他终究是常胜军的高级指挥官。
李恒嵩告诉戈登说:他的家眷,居住在苏州北面的阳澄湖边上。目前,有一股太平军正向那座小岛进发,李恒嵩要求常胜军出动,去保护他的家人。戈登先生立即命令一营常胜军出发。
这支常胜军抵达阳澄湖,轻而易举就赶走了太平军,兴高采烈地高举着战旗凯旋。但在半路上,突然听到一声枪响,霎时间,前后左右,子弹如瓢泼般打了过来,密集的弹雨过后,就是火炮的猛烈轰击,轰得常胜军们鬼哭狼嚎,奔走争避。
这场战役中,当场打死两名士兵,余者多人负伤。
是谁设伏炮击常胜军呢?
原来是李鸿章最倚重的亲信大将、淮军最能打的程学启。打完了之后,程学启哈哈笑着说:误会,误会,全都是误会。这都要怪你们自己,你说你们明明是常胜军,怎么会让我们以为是太平军呢?以后注意着点儿,别再让我打你们了。
伤残累累的常胜军哭着回来,向戈登先生报告。戈登先生怒不可遏,立即给李鸿章写了封信,强烈谴责李鸿章假和谈、真战争,蓄意制造冲突的真实面目。估计信件送到了李鸿章手上之后,戈登先生率常胜军登上“海生”号炮艇,杀奔程学启大营,要去和程学启火并,见个高低。
李鸿章见信,顿时乐了:好,好,戈登真是太善良了,他是先让我收到信,然后才去火并程学启。这意思就是要求我派个人去阻止他。
派谁去好呢?
对,就派中国第一家兵工厂的负责人马格里。马格里这厮,现在天天缠着本官要美女,以后肯定也是个祸害,就让他去找戈登吧。
马格里接到命令,立即登船出发,于次日追上了“海生”号。登船之后,就苦苦劝说戈登要以大局为重,千万不要找程学启火并。其实,李鸿章对戈登先生的判断是很准确的,戈登先生根本不想和程学启火并,可是程学启杀了他们的人,如果他不闻不问的话,就无以服众。所以他面对马格里的劝说,连连摇头:不,不不不……除非程学启向我当面道歉,否则我是不会善罢甘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