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秦王扫六合(第4/12页)
后来秦国侵吞六国,赵国、魏国、韩国、楚国在秦国的兵锋之下或削或亡。太子丹感到燕国形势不妙,整日愁眉苦脸。太子丹的老师鞠武似乎看出了太子丹的心思,道:“秦国已经占据天下土地的三分之二,险关要塞尽入其手,人口数量庞大而士兵战斗力强,武器装备供应有余。如果秦国愿意,长城以南,燕水以北的土地将不在为燕国所有,大势如此,太子何必因个人的一点恩怨而惹秦国的不高兴,否则死亡与朽腐将会火速到来。”太子丹道:“事已至此,我们该怎么办呢?”鞠武表示需要更进一步的思考。
不久之后,秦将樊於期在被李牧击败,来投奔燕国,太子丹将其接纳。鞠武认为不可,道:“秦王素有怨于燕,今燕国又接纳秦国通缉的逃将,是自取其祸,即便管仲、晏婴再世也无法有所作为。请太子赶紧把樊於期送到匈奴去以消除秦国攻燕的借口,然后南联齐、楚,北结匈奴,形成抗秦统一战线。”太子道:“老师的策略过于迂阔而辽远,无法应对当下的紧急形势。况且樊将军有难来投奔燕国,是看得起燕国和我本人,我怎么忍心迫于强秦的压力而辜负他的深情厚望。让樊将军到匈奴乞生,还不如让我死呢!请老师更虑他计。”鞠武道:“太子因一人之情而陷一国于祸,是为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暴戾之秦不日将发兵攻燕。臣知一人,田光先生,其人大智大勇,太子可与其一起商讨应敌之策。”太子丹表示愿意与田光一起共谋国是,并请鞠武做介绍。鞠武向田光表达了太子丹的意思,田光二话不说,就去找太子丹。
听说田光造访,太子丹连忙迎将出去,神情甚是恭敬,只见太子丹双手合拱,身体呈90度弯曲,面朝着田光,身子后退着将田光迎入议事大厅。到了大厅之后,太子丹又用自己的袖子为田光擦拭椅子。田光也不推迟,大大方方地落座。大厅之中空荡没有他人,太子丹起身向田光请教:“燕秦两国势不两立,请先生发表一点看法。”田光道:“我听说啊,千里马胜壮之时才能一日千里,等到它衰老了,连架车犁地的驽马都能超过他。太子所听说的田光是盛年的田光,现在的田光精消神散,已经不复当年之勇。虽然如此,太子所求,为臣义不容辞,臣的一个好朋友荆轲可为太子排忧解难。”
太子丹马上对荆轲来了兴趣,表示想结识一下荆轲。田光答应一声,转身就走。刚到门口,太子丹拉住田光的袖子,表情严肃地说道:“我与先生刚才所言事关燕国命运,先生一定要保守秘密。”田光答应了太子丹的要求,但脸上流露出一丝大有深意的笑容,仿佛是在说你把我田光看成什么人了,又似乎意味着田光很有办法让自己严守秘密似的。
田光见到荆轲,道:“燕国都知道咱俩关系不错。就在前不久太子丹听说了我年青的时候如何了得,可是现在我已经老了,不复当年之用。太子丹又向我讨教如何对付来自秦国的危险。我也不见外,就在太子面前举荐了你,希望你能与太子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荆轲很痛快地说道:“那就按你说得办吧!”田光又道:“我向太子告辞的时候,太子丹非常郑重地告诉我要严守秘密,看来是怀疑我是否能严守秘密。想我田光纵横一生,到老了做点事情还受别人怀疑,真不知道一辈子所坚持的节操都哪里去了。”说道这里,田光想到自杀,接着道:“荆先生快去会见太子,说我死了,已经用最彻底的方式做到了信守诺言。”于是田光自杀,荆轲表情沉重,但方寸不乱,好像见惯了生离死别的场面一样。
其实田光的死大有深意,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他不得不死。首先,太子丹先是向田光问如何对付秦国,田光不在军界,也不懂政治,他一生的建树都在江湖界,太子丹的言外之意是让田光搞个人恐怖活动,也就是刺杀秦王。关于刺杀秦王,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有一点几乎是一样的:刺客必然会死。换句话说,太子丹是在向田光借命。而田光呢,以身体为借口谢绝了太子丹的请求,又把荆轲推荐给太子丹。表面上说是为了保证刺杀任务的顺利完成,实际上是让荆轲去死。虽然这些人表面上都重视气节、义气,但死生大事也,如果荆轲认为田光是在找替死鬼,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田光为表白心迹,自杀是唯一的出路。其次,田光自杀也是为了激励荆轲,那意思是说,荆轲啊,我推荐你是因为我信任你,我为你而死就像你为燕国而死一样,祝你好运。再次,才是田光表面上说的那一套,太子丹不知道江湖界的游戏规则,冒犯了田光的骄傲,田光也正好借自杀教训一下太子丹,但这一层因素份量不重。侠客也是人,是人就贪生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