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魏国雄起(第8/9页)

困到最后,中山国终于坚持不住了,开始祭出他们的撒手锏。他们知道那些自恃文化先进的中原人总是喜欢在感情和功名之间作无谓的探讨和挣扎。乐羊的儿子或许有用。

这一天魏军照例要攻打一阵城池,但城墙的景象吓得魏军不敢动弹。原来乐羊的儿子被五花大绑押上城前,旁边还有大锅一口,锅下大火熊熊燃烧。中山人开始喊话了:“敌军将领乐羊听言,汝子在此,命汝火速退兵,不然汝子性命休矣。”

由此看来中山人确实对中国文化领悟的不够,以人之子要挟人退兵怎能在阵前完成?众目睽睽之下这么一折腾,乐羊就算想退兵也不得退。闲话少说,中山人喊完话后,整个战场鸦雀无声,人们都将目光对准了乐羊。乐羊的脑海犹如战场,几十种因素在激烈交战,妻子的剪刀、儿子的童年欢笑、灯下的苦读、翟璜的信任,魏文候的期盼、将士的累累白骨、自己的前途……,但数秒之后“前途”就成为无可匹敌的绝对赢家,然而儿子丝毫没有父亲的英勇气概,两军阵前竟懦弱地喊着:“阿父救我!阿父救我!”

乐羊将心扉关闭无视亲情的敲门,将心肠硬起拒绝爱心的光临,将血液冷却,准备迅速了解这一生最痛苦的时刻,于是张弓搭箭瞄准城墙上的儿子,口中骂道:“不肖子孙,无能鼠辈,无力卫国,情当领死。”正要射去,只听“咔嚓”一声,原来乐羊用力过猛,弓弦断为两截。不等乐羊换弓箭,中山人已先行动手,伴随着撕心裂肺的喊叫声,乐舒在沸腾的大锅中辗转反侧,在乐羊听来过了好多年声音才渐趋平静。

中山狼们的暴力表演仍然没有结束,过一会城门打开,出来一辆拉着大锅的车,车辆停到了乐羊面前,车上使者道:“贵军即将攻城,敝君特送中山羹一锅以为犒劳,羹中之肉为适才呼喊之乐羊儿子,请笑纳。”说完使者从锅中盛出一碗羹献在乐羊面前。以中山狼们的估计,乐羊必不能忍受,不是晕厥就是呕吐,岂知乐羊颜色不变,端起中山羹扬脖将羹一饮而尽,然后将碗抛向空中。

就在中山羹进入乐羊肚子的一刹那,战斗的胜负已判定,中山国的士兵无不为乐羊的举动震得肝胆俱寒、气为之夺,他们中间不少人来自中原,魏军的士兵中他们的兄弟、父亲或儿子,见到中山人如此残忍地破坏父子之间的关系纽带,也都不愿为之卖命。与此相反,乐羊用行动还自己以清白,同时也极端地表明了攻城的决心,魏军群情激奋,士气大振。双方士气此消彼长,战斗很快就见分晓,胜利属于乐羊,胜利属于魏军。

胜利的当晚,魏军上下沉浸在三年难求的喜悦之中,热闹的场面无处不在,山呼海喝的声音不绝如耳,只有他们的元帅乐羊在一个偏僻的角落爬在地上痛苦地干吐,好似要将整个肠胃全部吐出,痛苦之状令人触不忍睹。

当消瘦的乐羊回到了家中,却再也找不到鲜活的妻子,等待他的是妻子的坟茔。原来乐羊外出期间,乐家发生了重大变故。貌美如花而身边无夫的乐羊妻被歹徒惦记上,但乐羊妻性情刚烈,不好对付。歹徒于是绑架了乐羊的妹妹,乐羊妻闻讯提刀赶来,准备与歹徒搏斗,但歹徒将刀架在乐羊妹的脖子上挟乐羊妻:你从了我,我就放了她。乐羊妻仰天长叹一声,遂刎颈自尽。歹徒见美人香殒,也无心贪色,也就放了乐羊妹。虽然后来当地官员抓获了歹徒,但大将军乐羊却失去了栽培她成才的好妻子。乐羊趴在坟头泣不成声,妻子……,儿子……,功名……。此时的乐羊不再是一个龙胆虎威的将军,而是一个可怜的红尘过客。

到了论功行赏的日子,乐羊想着自己三年的辛苦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禁面露骄色,魏文候赏给乐羊两箱礼物,乐羊将礼物带入家中关起门来兴冲冲的打开观看,岂知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成堆的信件,其内容一律是怀疑乐羊的忠诚度,乐羊顿时面露窘色。当再见到魏文候,乐羊谦虚了许多,每每言道:“不是我乐羊的才略,是君主的信任扫灭了中山。”后来魏文候并没有继续提拔乐羊,只是给他安排了一块地方让他养老去了。当人们问起魏文候为什么这样做时,鲁迅代答道:“一片吃得,自然整个也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