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英雄如花落尽(第3/9页)

刘备脸都气紫了,当即说道:“费诗这个人,政治立场有问题。此人一向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扇阴风,点鬼火,破坏大好局面。与我查一查他是不是曹操那边派来的奸细。”

旁边的人劝刘备:“老板,别发火,费诗他肯定不是奸细,只不过他这个人……唉,他就是太爱说实话。这样好了,把他降职吧。现在他是部级领导,就降为一个科员吧。”

费诗被一撸到底,赶出成都。吓得所有官员都急忙趴在地上,大哭着哀求:“殿下,求求你,求求你快点当皇帝吧,求你了。”

刘备说:“孤何德何能啊……”一屁股坐到龙椅上,封了诸葛亮为丞相,娶刘焉三儿子刘瑁的寡妻吴氏,封吴氏为皇后。

然后刘备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战斗宣言:“六月飞兵惩腐恶,狂飙为我从天落。叵耐曹丕这个小野心家,他悍然逼迫汉家天子篡夺君位。是可忍,孰不可忍。为了主持公义,为了世界和平,我要立即点起兵马,杀奔江东,踏平东吴,擒获孙权,钦此,谢恩。”

【4.张飞为谁而死?】

刘备发表的登基诏书,全篇都是声讨魏国曹丕篡夺汉家皇位。但结尾却猛可的大转身,落到了讨伐东吴上来。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人,都认可这一转折。东吴孙权,杀了关羽,他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

当时唯一的反对者,只有赵云。

赵云说:“我们的敌人,是篡夺了皇位的曹丕,是魏国。主上既然继位,就必须要为汉家天子复仇。只有这样做,天下人才认可你这个皇帝,否则的话,大家就会认为你和曹丕没什么区别。无非不过是曹丕在许昌登基,你在成都登基而已。所以这时候应该讨伐魏国,而不是东吴。”

现在我们知道赵云为何贡献与关羽、张飞等同,官职却居低不上的原因了。刘备阵营中的诸人,只有他是个犟脾气,最不讨刘备喜欢。

赵云上书,有大臣见没什么危险,也跟着上书,重复赵云的话。开始时刘备一声也不吭,直到有一个叫秦宓的隐士,也以布衣的身份,上书劝阻刘备伐吴。秦宓的理由,是他夜观天相,发现伐吴没有好结果。

刘备下令,把这个秦宓抓起来关入牢狱。

秦宓入狱,群臣噤声,这时候就看丞相诸葛亮的了。诸葛亮却躲了起来,有消息说,他就躲在无人之处,偷偷的说了一句话:“唉,要是法正还活着,那就好了,陛下谁的话也不听,只听法正的。”

总之是没人能劝得了刘备。那就伐吴吧。

正在准备军事行动,忽然间,车骑将军张飞大营有表上奏。当时刘备听到,说了句:“哎哟,张飞死了。”

一点也不错,继关羽、吕蒙和曹操之后,张飞也死了。

那么刘备又是如何先知先觉,事先就知道张飞会死的呢?

史书上说,张飞这个人,是个火爆子脾气。他对知识分子是很客气的,但对士兵却很残暴。刘备以前就批评过他,说:“阿飞呀,你老是这样不行啊,你用刑苛酷,动不动就鞭打士兵,打也就打了,没关系的。但你应该快点把你打过的人,赶得远远的,因为他们心里会恨你的。可你老是漫不经心,让这些恨你的人在身边,这样下去迟早会出事的。”

张飞说,“是,老板说的是。”说完了之后,又轮起鞭子狂抽可怜的士兵,抽完了依然如故,还让这些人留在自己身边。

用现在人文观点来看,张飞这个实际上品德极坏,那些士兵也是妈生爹养的啊。人家并不愿意上战场,凭什么上战场替你们去死?只是因为刘备用了毒招,你不上战场替我死,我就杀你全家,这才把士兵们胁迫来。原本人家就不情不愿,你还动不动打人家,你说你打人家干什么?

传统文化中,张飞的形象五大三粗,忠诚鲁莽,深受人民群众爱戴。人民群众之所以爱戴他,那是因为你没挨他的鞭打。抽你两鞭子,你的观念立即就转过来了。

但如果就这个问题采访张飞,他也有他的苦衷。刘备是以仁者的形象出现的,而他张飞却必须驱赶着老百姓,替这个仁者去打架送死。你手段温和了,老百姓岂会听从?只有用鞭子抽……总之,张飞这个黑脸,是因为刘备唱了白脸才被迫黑的。不黑又有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