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骑士的绝响(第8/9页)
孙策问:“陆康有什么罪吗?”
袁术道:“他的罪名是现成的,我朝他要三千斛米粮,他竟然不给。如果各地官员都学了他的样,都不给我米,我岂不是没得吃了?”
孙策问:“如果我打下庐江,那个太守给谁?”
袁术:“当然是给你,这难道还有疑问吗?”
孙策半信半疑,就去攻打庐江,轻易拿下,正欢天喜地想进官衙,就听后面有人喝道:“且慢,姓孙的小破孩,离我的衙署远一点。”
孙策大怒:“你是哪个?”
来人道:“某乃袁术新任命的庐江太守刘勋是也,怎么着,你不服?”
孙策气得半死,就想,我不能再这么缺心眼,让袁术忽悠了。横竖袁术心眼也不够用,干脆我去忽悠他好了。
于是孙策就扭头就忽悠袁术,说:“老袁,你看我去替你摆平江东如何?”
袁术说:“可以,现在我任命你为折冲校尉,代理殄寇将军。再给你十几匹马,一千士兵,够用了吧?”
孙策的鼻头差一点没气歪,一千士兵就想平定江东,这袁术……算了,反正一千士兵也足够用了。
于是孙策出发了,越走人越多,行至历阳,他的队伍已经扩充到了五六千人。
而吴才女,这时候正在历阳,等等着儿子的到来。
【10.骑士西去,江东沉沦】
关于吴才女是如何教育儿子,让孙策孙权成才的,史书上虽然记载不多,但还是有的。《资治通鉴》记载说,当小霸王孙策东征西讨,据有江东之后,就开始跷起尾巴来,对部属不再象以前那样亲和。有一次开会,会稽郡功曹魏腾,因为不同意孙策的观点,孙策大怒,下令将魏腾捆起来,拉出去砍脑壳。
与会诸人惊恐万分,没人敢劝说孙策,不知是谁,偷偷告诉了吴才女。
这时候的吴才女,已经是吴老太太了。老太太出来后,走到一口大井旁,背倚着井栏,对孙策说:“儿子,你听妈妈跟你说,你刚刚来到江南,事业还没有开始,人生也不过是刚刚起步,正应该礼贤下士,征求人才。再说这个魏腾,他有什么过错?此前的他,一心为公尽职,今天的他,有勇气当面说出自己的意见,可你竟然要杀他。你要杀就杀好了,不过呢,你杀了他之后,明天,所有的人都会叛离你。我不忍心看你灾祸临头,所以决定自己先跳进井里,再见儿子……”
“别别别……”孙策吓傻了,急忙冲上前去,拦住母亲:“妈,都是我不对,以后我改,我改……你们还在旁边看什么热闹?还不快点把魏腾放了!”
可以确信,孙策小的时候,吴才女教育儿子,肯定不是这么个办法。如果小时候也这么搞,孙策孙权小胳膊小腿,拦不住她,有可能真的扑通一声,掉井里出不来了。但是现在一定要这么劝。因为这时候的孙策,百战立威,养成了杀人如麻、一言九鼎的霸王气场。这时候母亲劝他,他会跟你抬杠的。能够让孙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就这么一个跳井的教育模式。
所以吴才女的教育方法,应该是随着儿子年龄成长的不同阶段,随时加以改变调整。说透了,教育这东西,实际上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斗智的过程,一旦被教育者察知教育者的动机,教育就意味着失败了。吴才女读书破万卷,深通教育的原则规律,所以才会在孙策已经成人之后,使用如此怪异的招术。
吴才女讲谏这件事,发生在建安四年。又过了三年,她就死了,此后她的妹妹,也就是吴国太,继续享受老祖母级别的政治待遇。
如果有谁不认可孙坚也是吴才女培养出来的话,那是因为他不了解这个世界,不了解女性的力量。人类社会有一个强效的规律或法则:女人决定男人的成就,男人决定女人的幸福。
这个意思是说,优秀的男人不是野生的,是女人用她的柔性之爱,慢慢将男人的勇气、智慧与善引导而出来的。幸福的女人,是懂得如何培养优秀男人的女人。成功的男人,不过是找到了爱的导师的男人。
追溯吴才女教育最成功的地方,是由她亲手调教出来的丈夫和大儿子,都早早的死掉了。
死掉……死掉了,怎么反倒说教育成功了呢?这个意思是说,吴才女把丈夫和大儿子,培养成了具有荣誉感的骑士。而骑士,是最不适宜大三国这阴谋时代的。所以他们年纪轻轻,就被人杀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