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江湖一夜情(第4/9页)

削弱也得说,不说可不成。这个刘焉,和刘备刘玄德一样,也是汉室宗亲。他的祖上是汉鲁恭王,所以见到人时,刘焉就会说:“焉乃鲁恭王之后也……”刘备长大后就学了他说话:“某乃中山靖王之后也……诸如此类。”

发现天下将乱,刘焉就琢磨着捞块地盘,关起门来做皇帝。可是找什么地方呢?史书上说,刘焉相中的是交阯,也就是越南。但他最终没有行动,可能是路费不足吧?毕竟中途太过于遥远。

独霸越南的人生计划无疾而终,刘焉感觉很失败,忍不住长叹曰:“天下之大,难道就没有块地方,能够让我刘焉称王称霸吗?”

正在郁闷之际,有个精通谶讳学说的董扶来了,偷偷告诉他:“老刘,吾夜观天象,见益州方位,有天子之气出现,建议你马上赶过去,我也和你一起走,等你当了皇帝,我也混个国师把戏的。”

刘焉闻之大喜,就给当时的汉灵帝上书,要求去治理西川。汉灵帝只认钱不认人,将西川的官位公开拍卖,刘焉举牌买下,然后就带着追随者出发了。

到达西川之后,刘焉就兴冲冲的行动起来,主要是做两件事:

头一桩,是弹压叛乱,恢复秩序。

第二桩,是唆使叛乱,制造混乱。

这两桩活计,听起来有点矛盾,其实是同一桩事,是世界上所有政客必然奉行的行为逻辑。

做一名政客,最害怕的就是波澜不惊,最喜欢的就是混乱。没有混乱,难以显示出政客的价值和作用。但乱也得乱出个名堂来,不能瞎乱,要乱了敌人,而不能乱到自己这边来。

刘焉先行将那些妨碍他的武装势力摆平,再唆使五斗米道的张鲁闹事,然后就和朝廷摊牌了。摊牌的方式,是刘焉命人制造了皇帝规格的车辆用具,这就准备登基了。

正当刘焉准备偷偷登基的时候,却被正在治理荆州的刘表发现了。当时刘表怒不可竭,仰天长啸,曰:“有没有搞错?你个刘焉真是太不要脸了,人家这边还没开始呢,你那就准备登基了,要不要这样欺负人啊?”

愤怒的刘表,向朝廷举报了刘焉。

这时候,东汉帝国的国家政务,已经由董卓和汉献帝负责了。于是董卓来找汉献帝,说:“陛下,吃了没?跟你说件小事,朝廷刚刚接到封举报信,是荆州刘表,举报益州刘焉要谋反,陛下,这个事咋个处理呢?”

汉献帝问:“那个刘焉,他为啥子要谋反呢?”

董卓道:“陛下你看你这话问得没水平啊。你应该问,刘焉他为什么不谋反,嗯,为什么不呢?”

汉献帝:“那这个事,咋个办呢?”

董卓道:“陛下,我已经打听过了,刘焉一共有四个儿子,老大刘诞,老二刘范,老三刘瑁,老四刘璋,顺序有可能没说对,但总归是四个儿子没错。”

“现在的情形是,刘焉的大儿子刘诞,二儿子刘范,还有四儿子刘璋,都在朝廷做官,只有老三刘瑁,跟在刘焉身边。陛下你看看,嗯,是不是把这三个倒霉孩子,全部杀掉呢?”

【5.西川皇后出世】

刘焉想在西川称帝,却撇下三个儿子在洛阳不管,这让朝廷操碎了心。杀了刘焉的三个儿子?不成不成,杀了人质,就等于和刘焉撕破了脸皮,那厮铁定横下一条心,立即在西川登基称帝的。而且他称帝还理直气壮,因为你朝廷对不起他。

那就不杀他们?不成不成,刘焉敢在西川关门称帝,就是欺负朝廷没有底气,不敢拿他怎么样。你不杀他的儿子,他更觉得自己占理了,更要登基不可。

横竖都早刘焉有理,到底应该怎么办呢?伤脑筋。

没办法了,只能用个折衷的法子,将刘焉的大儿子刘诞、二儿子刘范看管起来。让老四刘璋回去,告诉刘焉,如果他不放弃称帝的野心的话,哼哼,那他的两个儿子,就会死得很惨,很惨。

于是汉献帝吩咐刘璋回去,劝说父亲刘焉放弃登基的幻想。

刘璋走了,他的两个哥哥刘诞和刘范,却在朝廷里折腾了起来。这俩家伙写密信,联络西凉马腾,约定大家共取汉家江山,平分天下。可是密信被朝廷截获,于是刘诞和刘范就骑上马,一路狂逃出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