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楚国战队闪亮登场(第8/15页)
卢绾:他好像没什么像样的社会职务,是刘邦的宾客。
周绁:他应该是长期跟随在刘邦身边的小兄弟,本事不大,名气也没有,所以刘邦以他为家臣,具体工作就是负责刘邦的人身安全。
现在请大家列队,往前走两步,走两步……无论他们怎么走,设想这伙乌合之众,要夺取大秦天下,在当时是需要巨大的想象力的。
即使现在我们也无法理解,这些人,与六国的贵族相比,强在哪里?与陈胜的手下相比,强在哪里?与项羽的团队相比,又强在哪里?
这支团队真的没有丝毫优势,真的没有。
但他们有一个最优秀的老板。
刘邦是摆弄人才的第一高手,不知他是否信奉这句话:庸才不过是摆错了位置的人才。但刘邦却最善于将人员组合搭配,让每个追随他的人,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优势。纵然是力能拔山的楚霸王,当你面对一支由庸才组成,但每个人的长处都得到淋漓尽致发挥的团队,也只能悲愤别姬,绝望自刎,真的没有其他法子可想。
现在,这支乌龙战队出发了,第一战胡陵。
这是一支非常务实的团队,他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要打下沛县周边的地区,以此为老巢,再考虑向周边拓展。
激战老领导
刘邦第一战:胡陵。
参加战斗人员:曹参、周勃和樊哙。
先说为什么要选择胡陵,这是因为,刘邦是沛县人,所居处的环境里,以丰邑为中心,围绕着丰邑有四座城:沛县、胡陵、方舆及薛县。丰邑居于战国时的魏楚中间地带,属于典型的争议地区。所以在刘邦的战略规划里,拿下丰邑及周边的四座城,作为他个人事业的根据地,再寻求逐步扩张。而首攻胡陵,是因为胡陵在沛县西北,距离沛县最近,不拿下胡陵,沛县不稳。
大战开始了,监狱长曹参、鼓乐手周勃及杀狗匠樊哙,带着千人的队伍向胡陵发起攻击。刘邦、萧何、夏侯婴等在后面督战,实际上大家都在观摩学习。这毕竟是沛县出师以来第一战,这场仗怎么个打法,大家都懵懂不知,只能边打边学。
可是没想到,由于胡陵与沛县距离太近,两地声息相通,刘邦举事的消息,胡陵早已知道,更知道刘邦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胡陵,所以提早作了防范。而且,守在胡陵的,正是泗水郡监,史书上没有留下他的姓氏,我们只知道她的名字叫平。他实际上是刘邦的老领导,领导刘邦多年,刘邦一翘尾巴,老领导就知道刘邦要拉什么屎,所以针对刘邦的各种可能性预设了防范。相对于刘邦的实力而言,胡陵堪称固若金汤。曹参、周勃、樊哙冲击了好久,城上却是以逸待劳,感觉这座城拿不下来。
拿不下来怎么办?这可是沛县出师第一仗,无论如何也得闹出点名堂来。但大家都是初次参加战斗,打这场仗真的很吃力,没办法,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刘邦。
这时候,是考验刘邦战争智慧的关键时刻。他是否有这个能力,带领沛县这群鸡鸣狗盗之徒,闯出个名堂来,就看他现在的判断了。
经过深思熟虑,刘邦作出了一个空前英明的决定——既然胡陵打不下来,那就不打了。
不打了?
大家兴冲冲地来了,难道再灰头土脸地回去?这多没面子呀。
不打胡陵了,也不回去,而是绕过胡陵,去找胡陵后面的方舆。
这一招,绝对是个高招。盖因沛县起事,相邻的胡陵及早有了防备。可是胡陵并没有起事,胡陵后面的方舆,理论上来说应该是没有防范的。
于是大家掉转枪尖,绕过胡陵不打,哗啦啦地奔方舆城冲了过去。
刘邦第二战,方舆。
参加战斗的主力,仍然还是曹参、周勃和樊哙。果然不出刘邦所料,方舆城真的一点防备也没有,被大家轰隆隆地冲入城中,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
兵不血刃,拿下方舆,这有力地证明了刘邦战略部署的高明。下一个目标,就是丰邑大城了。
刘邦第三战:顺利拿下丰邑。这一仗奏哀乐的乐手周勃表现得最给力,受到全军通报嘉奖。
丰邑是大城,有着极重要的战略价值。如愿攻占,让刘邦很是兴奋。于是刘邦决定,留下杀狗匠樊哙守这座大城,大家再带着部队,出城四下走走,寻找战机。却不想,就在大家还找不准下一个目标的时候,胡陵城门突然大开,老领导泗水郡监平,突然带着部队冲了出来,目标直指丰邑,想夺下这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