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高宗李治:如何征服男人(第5/9页)
比如说现在王氏就比较上火,宫里有个萧淑妃,近一段时间以来成功地攻占了皇帝李治的身体,所以萧淑妃就对皇后不太感冒,怕只怕再过些日子,等到哪天萧淑妃撒个娇,说服了皇帝李治,废了她王氏的皇后之位,另立萧淑妃,也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再说皇后王氏,她是李治的小表妹,两人打小一起长大,彼此过于熟悉,缺乏闺中情趣,所以李治就去萧淑妃那里找刺激。于是王氏心里一想:嗯,萧淑妃你也别太得意,看看咱老公,他对正常的女人压根就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庵里的秃脑壳尼姑!
如果我把那小尼姑接到宫里,既可以赢得丈夫的感激,又能够以她为武器,击败萧淑妃的挑衅,此事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这么一想,王氏立即传令,派人去尼姑庵里,把那个秃脑壳尼姑接入宫来。
于是武媚娘丢了木鱼,脱了袈裟,再次回到了皇宫。
细究皇后王氏的这番做法,应该是苦心孤诣的了,而且技术上也没有什么差错——可是王氏错就错在,她太不了解自己的丈夫,可这也不能怪她,这世上,有几个女人真的了解自己的丈夫呢?
有句老话说: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每个成功男人身后,都有一个了解她的女人,她知道这个男人的优势在什么地方,知道这个男人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了解男人的女人,所要求的,是男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要命的是,那些女人所认为丈夫应该做的,恰恰是男人做不来也做不成的。
每个男人的习性与特长各不相同,有的适合唱歌,有的适合运动,有的适合读书,有的适合人际交往。每个人必须要把握住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才有可能在这个社会上胜出。然而男人一旦成了家,女人就会抑制不住内心的控制冲动,强迫丈夫去做自己所要求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一旦与男人的优势背道而驰,这个男人就算是彻底完蛋了。
然而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了解自己,就称为聪明。而这世上拥有智慧的人总是少数,所以成功的男人,就更是稀少。
普通女人不了解丈夫,也捅不出大娄子来,最多不过是一个家庭陷入失败的人生,不妨碍这个世界之分毫。可是王氏不同,她是皇后,却不了解自己的丈夫,这就意味着这个女人行将到来的悲剧。
那么高宗李治,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呢?
想想吧,他承袭了李世民那变异的血统,对人性与人类正常的情感有隔膜。他的兴奋点着落于人类血统的禁忌之上——一句话,明媒正娶的妻子王氏挑动不起他的兴趣,只有颠倒人伦血统的孽恋,才能够让他兴奋。
王氏不知道这一点,倒也罢了,偏偏武媚娘对此洞若观火。
因此,未来的历史已经注定。
6.男人更需要征服
武媚娘入了宫,情势立即倒转。
萧淑妃甚至连口气都没有喘上来,就已经出局,紧接着是惊诧万分的王皇后,而在这场床榻争逐战中,王皇后明显居于劣势,因为高宗李治对武媚娘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迷恋。
说过了,武媚娘知道李治需要的是什么,所以她赢了。
可李治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是被征服——这实际上是一个期待着被女人征服的男人,无论是在床榻上,还是下了床之后,他都期待着有人来征服他。
他明明是个男人吗,怎么会期待着被女人征服?
实际上,在李治的灵魂深处,是谁征服他并不重要,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征服者,一个替代他来承担责任,替他思考的人。
让我们来替李治想想,他早晨还没有睁开眼睛,太监就在身边嗷嗷怪叫:皇帝,起床了,该上早朝了……昏头涨脑爬起来,洗脸刷牙上厕所,迷迷糊糊走到龙椅前,还没等坐下来,就听大臣们依次上前:启奏陛下,两河发大水,闹洪灾,淹死饥民无数,该咋整啊?另一个大臣上奏,陛下,两湖大旱,闹旱灾,旱死饥民无数,该咋整啊——你说这个破老天,这个地方旱,那个地方涝,你就不能把雨水匀一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