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祖李渊:以德服人的模范典型(第8/11页)
就见西北方慢慢出来了一个亮点,继而这亮点开始逼近,越来越近,终于悬于晋阳城的上空,竟而是一个硕大的明丽光环。那光环明照天地,仿佛高天上有一团烈火在熊熊燃烧,明丽的火花向四野飞溅,分外耀眼夺目。
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个大光环,它从城西龙山的山顶上出现,并迅速地飞临晋阳城的上空,而后直向东南,飙飞而去。当光环消散之后,就见有道紫色的气柱,自山上童子寺处升起,如同一道雪亮的光柱,直冲高天。这道光柱直贯于北斗之上,撞击得北斗七星立脚不稳,摇摇欲坠。
那一夜,整座晋阳城中的人都吓得魂飞魄散,谁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当那神秘的光环与光柱出现之时,唐国公府上,却是一片死寂,不见一星灯火。李渊正端坐在座位上,下手立着他的三个儿子。大郎李建成、三郎李元霸以及四郎李元吉。屋子里虽然高燃着明烛,但是窗户却都用被褥牢牢封住,一丝光线也透不到外边。
静寂之中,门外忽然响起了轻微的脚步声,就见房门无声无息地打开,二儿子李世民闪身进来,房门又迅速关上。李世民已经走到李渊面前,低声禀道:我已经询问过几个术士,今夜城里出现的怪异天象……主天子之气……
李渊眉头一皱:胡说八道,这种话是我们李家人可以说的吗?我们李氏一族,世代蒙受皇恩,忠贞不贰……术士们还说什么了?
李世民小声说道:术士说,此夜之异,主西北的乾门有天子之气,直接太原之城,非常旺盛。
李渊:这……应在谁的身上?
李世民拿两只眼睛,看着父亲,不吭声。李渊又琢磨了好半晌,才开口说道:你们几个给我听好了,刚才说过的话,谁也不许外传,事关重大,传出去难免灭族之祸……现在咱们接着说正事。正事就是你爹我太能干了,功高震主啊,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我的意思是……
说到这里,李渊停了下来,就听李世民高声叫道:不可,父亲你不能随圣使入京……
李渊把眼睛一瞪:胡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君叫臣入京,臣岂有一个不去的道理……如果不去的话,你有什么借口吗?
李世民急道:这事还用什么借口?不去就是不去,当今主上昏庸无道,弑父奸母,残害忠良,父亲你若然去了,必然是羊入虎口,有死无生,莫不如……
李渊怀疑地问:你说皇上弑父奸母,这事有证据吗?
李世民道:这事还要什么证据?若不是弑父奸母,你说杨广他当皇帝干啥?
李渊:……你说得有点道理……
李世民:正因为有道理,所以父亲你万不可去长安,太原是咱李家地盘,可长安是杨家的地盘,你去后,能落得了好吗?
李渊摇头:你这个缺心眼的傻孩子啊!你也不看看咱们手下才几个人,全部的人马只不过几千人,你说不去……不去行吗?
李世民道:要不然的话,咱们干脆搬迁,全家躲入芒山和砀山之中,就像当年的汉高祖,静观天下之变。
李渊沉吟道:……这倒是个可行的法子,可是……
正在密议之时,门外突然响起几声敲门声,李渊吓了一跳,拿眼睛示意大儿子李建成,让他过去看看是怎么一回事。李建成去了,和门外的来人嘀咕了一会儿,回来禀报道:没啥大事……就是皇上有新的圣旨来了,赦免父亲无罪,不必去长安了……
这个消息好!李渊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顿感全身乏力,气若游丝。
10.出师不利
大业十三年,李渊登台拜将:以大郎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左三军。以二郎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右三军。以四郎李元吉为太原郡守,留守晋阳宫,文武之事并后勤全部交给他——只有老三李元霸最倒霉,李渊起兵之日,李元霸正在外地,结果被地方官捉到,一刀砍了。
派人去给瓦岗寨的李密送信,约定同期并举,共取天下。
然后李渊在并将的拥簇下,来到将军门前,手执白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我唐国公李渊,才能平庸,七世受到皇宠,所以呢,今次要挥师东入长安,以清君侧,保护皇上……总之,我李渊这人没别的特点,就是对皇上赤胆忠心,谁若不信,吾必杀之……讲话完了,三军唱着慷慨激昂的歌曲,浩浩荡荡出发了。行至灵石县贾胡堡,天上下起了暴雨,三军只好先停下来,安营扎寨,等到暴雨止息,众人探头向外一看,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