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生妖孽乱中华(第8/15页)
袁世凯:谢谢公使先生,谢谢贵国对我的支持。我最担心的是东邻日本,不知其近日又有何举动。各省治安都有保证,唯东三省、蒙古实难预料。该处日本人较多,时常发生摩擦,如果有日本人被杀,不论原因,他们都会借机闹事,我所担心的正在这里。
朱尔典:没有听说日本有半点儿反对之意,或乘机取利损害中国。
袁世凯:大隈重信曾对我驻日公使说,关于君主立宪一事,请袁大总统放心去做,日本愿意提供一切帮助。由此看来,日本表面上似不再行“渔人政策”。
朱尔典:大隈既如此说,就是想要表示好意。
袁世凯:我还有事请教,即我就任正式大总统时,曾发誓要维护共和,若变为君主立宪,岂不失信于天下乎?
朱尔典:这也很好解决。当年议决共和国体,选您为大总统,您当然要发誓拥护共和。现在国民又议决君主立宪,推举您为帝国大皇帝,则又是民意,顺民意而为之,与信用没有关系。
袁世凯:若行君主立宪,还是请宣统皇帝比较好。
朱尔典:再选满人为皇帝,各国必不承认。若大总统肯顺应民意担此重任,英国必大为欢迎。大总统,您在英国有很高的声誉啊。
……
这份会谈纪要,白纸黑字地表明,英政府支持中国改行君主立宪,支持袁世凯当皇帝。
德国人、日本人、英国人都凑齐了,就差美国人了。
美国政府对这件事不予表态,认为政体是一个国家的内政,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但有一点,美国公使性格外向,人很热情,不管哪国公使想劝说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凑人数去叫美国公使,美国公使都跟着来,非常合作。
另外,袁世凯的宪政顾问古德诺,就是美国人,这厮对中国当时的宪法非常不满意,认为宪法草案使总统处于无权地位,对大总统之权限亦未见适宜今日之中国。说白了就一句:中国不适合共和政体,还是改成君主立宪制更妥当。
就在这一片热闹声中,国学大师王闿运入京,专诚添乱。
【08.毁灭民国的人】
人这个东西啊,上不得年纪。一旦上了年纪,心肠就会变软,杀伐也不果断了,儿女情长也多了,被别人羞辱时,一怒拔刀的冲动也随之少了。就拿袁世凯来说,少年时代他叱咤朝鲜,遇有士兵违反军纪,不由分说抽出刀来,咔嚓就把脑壳砍掉。那时候的袁世凯,要多野蛮就有多野蛮。等到上了年纪,火气消磨殆尽,就该轮到别人对他野蛮了。
国学大师王闿运入京添乱,就是袁世凯心肠变软的一个明证。不过话又说回来,饶是王闿运以经学名,以史学名,以诗学名,以教学名,以叛学名,其生平最得意的,却是所修帝王策术。但他老人家的花样,终究抵不过曾号令过秋瑾、徐锡麟等国士的光复会魁首章太炎。及至王闿运入京,专诚给袁世凯添堵之时,袁世凯已经生生被章太炎老先生,逼得哭出了不知几多眼泪。
有分教:时危挺剑入长安,流血先争五步看。话说那章太炎老先生,学究天人,腹有珠玑,最讨厌的就是袁世凯。为什么他讨厌袁世凯呢?因为章太炎老先生是武昌黎元洪的铁杆粉丝,认为黎肥仔性情温和,方面大耳,是最标准正宗的大总统人选,可大总统职位却归了袁世凯,章太炎老先生怒不可遏,遂在上海与汤国梨女士成婚。新婚之夜不上床,两脚反穿皮鞋,趴书桌上写信,大骂孙文和袁世凯,并寄厚望于黎元洪、黄兴及岑春煊,希望三人联手搞掉袁世凯和孙文。
不承想,黄兴和岑春煊还真合伙了,不过他们是和孙文一伙,一起去搞袁世凯,章太炎老先生再次怒不可遏,拍案而起,曰:
吾虽微末,以一身撄暴人之刃,使天下皆晓然于彼之凶戾,亦何惜此孱形为!
于是章太炎老先生入京,专门去修理袁世凯。
史学家分析说,实际上,章太炎老先生入京,是被人骗去的。而把章老先生骗到北京,让老先生和袁世凯对掐的,是一个叫陈宦的坏蛋。
为什么说陈宦是坏蛋呢?
这是因为,陈宦其人,原本是湖北人,自打黎元洪大兴共和,陈宦就躲在幕后为黎元洪出谋划策,也没听说他划出什么名堂来。章太炎老先生赶到了武昌时,不留神和陈宦打了个照面,当时章老先生大叫一声,吾命休矣,便向后倒。众人急忙将章老先生扶起,问他怎么了,何故又发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