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鸳鸯蝴蝶花世界(第4/12页)
那意外的事情,让程潜当时就落了泪:这是谁干的,啊,是哪个败家子儿干的啊,这些弹药能杀多少人啊,就这么一把火给烧了,真是太浪费了。
有资料说,这些军火是袁世凯的爪牙烧掉的,目的就是为了阻止湖南起兵。这个说法,是有其道理的。反正革命党人是不会自己炸掉弹药库的,这事铁定要算在袁世凯头上。
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地说,正是荷花池弹药库的爆炸,激发了湖南大都督谭延闿那强烈的独立欲望。
这种欲望自何而来呢?
说起这谭延闿,跟江苏大都督程德全一样,都是旧时代的官僚,其特点就是服务乡梓,一心为民众考虑。所以这些人是特别不乐意搞什么风风火火的革命的,好日子是一天一天过出来的,哪有个打打杀杀越打越红火的道理?
但这些旧官僚之所以旧,旧就旧在他们与各方势力都有往来,而且私交甚笃。说明白了,他们和袁世凯是一个锅里吃食的知交,和革命党更是眉来眼去情投意合的挚友。不搞二次革命吧,对不起国民党朋友,搞二次革命吧,又对不起袁世凯。
所以,他们共同的选择是:既搞二次革命,又不搞二次革命,对两面的朋友都有所交代。
那么,如何才能又搞二次革命,又不搞二次革命呢?
很简单,比如像谭延闿这样,发现荷花池的军火库爆炸了之后,谭延闿立刻抓住这个机会,宣布湖南独立。等到党人热烈欢呼,袁世凯正要恼怒的时候,他又宣布取消独立。
谭延闿已经宣布独立了,这对党人朋友算是有交代了。可要组织讨袁军,却连子弹都没有,所以这时候再取消独立,既让袁世凯开心,又让党人朋友找不到埋怨的理由。
所以,就连毛泽东都称赞谭延闿,说他是一个聪明的官僚。
那么现在,我们应该知道是谁炸了荷花池的军火库了吧?
唯一的嫌疑人,就是大都督谭延闿。
【06.蒋翎武之死】
湖南独立后又取消独立,坑惨了革命元勋蒋翎武。
据查,当时蒋翎武正在岳州组织军队,要北上讨袁。岂料袁世凯突然下达通缉令,缉拿老干部蒋翎武。与此同时,副总统黎元洪、国务院总理熊希龄也分别颁布了对蒋翎武的通缉令。这几道通缉令,宛如追魂符,让蒋翎武的生命陷入了极度危险之中。
参与起事的党人虽说众多,但多与地方督府关系私密,只要中央政府不下通缉令,处境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但一旦通缉令下达,就会涌现出许多赏金猎人,所以被袁世凯通缉之人,唯有一逃字了之,别无他法。
程潜劝蒋翎武奔上海,然后搭船去日本。
湖南省议会议长黄佑昌,是个热心的人儿,他跑前跑后,联络了一艘日本兵舰,给了舰长三千元,作为船费。但蒋翎武身边的人都反对这个建议,因为赴上海搭船,必须要经过湖北,可蒋翎武大名鼎鼎,武昌三武是也,湖北人哪个不认得他?
若走湖北,必为赏金猎人所获。
最安全不过的,莫过于远走广西。一来广西没人认得他,二来呢,还说不定会找到机会,游说广西军队起事。所以胡汉民为蒋翎武立碑,曰:癸丑讨袁,将有事于桂。意思是说,蒋翎武矢志革命,是去广西运动军队。
胡汉民这边连蒋翎武的墓碑都立了,于是我们知道蒋翎武有了麻烦。
蒋翎武行至全州所属兴安县唐家冲,为驻军统领秦步衢所捕,9月1日,由全州押解桂林,桂军师长陈炳焜立即报请广西都督陆荣廷分电武昌、北京请示处理办法,黎元洪大喜过望,致电袁称:
查该犯自称鄂豫招抚使,私刻关防,广发布告,逆迹昭彰,湘、鄂一带党羽众多,不予迅诛,终为后患,请饬陆都督从速执行显戮。
黎肥仔是真的不顾交情,要下死手了。
不过也难怪,蒋翎武一次又一次起事,坚定不移地要打掉大肥仔,所以黎元洪上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袁世凯拍电报给陆荣廷:就地枪决。
1913年9月9日,蒋翎武被枪杀于桂林丽泽门外,执行者是陆部将领陈炳焜。
蒋翎武死后四日,柳州边防营党人起事,打开监牢,放出人犯,攻破衙署,掠掳饷银。广西都督陆荣廷挥师而至,一日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