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个人的起义(第6/9页)

听这两人一番申诉,熊秉坤长松了一口气。原来,这二人是因为担心被士兵滥杀,所以找他来讲道理。

讲道理好,这时候的熊秉坤,最乐意跟长官们讲道理了。

于是熊秉坤就解释道:两位长官,你们误会了。我们闹革命是真,但却决非是要与你们为难,我们革命的目的,是反清复明,是光复汉人的大明江山。所以我们的革命,只是杀旗人,只有旗人才是我们的敌人,你们两位长官,也是我们的手足兄弟,我们又怎么忍心伤害你们呢?

排长方定国,队官罗子清听了,露出释然的表情,又请求道:老熊,你话是这样说,可到时候一旦真打起来,枪子不长眼睛,谁还跟我们说这些道理啊……

熊秉坤道:两位长官说得也对,依我说,你们要不就跟我们一道干,实在不乐意的话,就找个没人的地方躲起来。

方定国和罗子清交换了一个眼神,无可奈何的说道:我看,我们还是找个没人的地方,躲起来再说吧。

那就由着两位长官。熊秉坤满脸笑容,目送长官离开。

长官走了,士兵来了。来的都是没有参加革命党的普通士兵们,众人纷纷问道:老熊,你们革命党人要起事,不会连我们一道杀吧?我们可老是老实巴交的人,没招谁没惹谁。

眼见得起事消息已经嚷动得满城风雨,尽人皆知,营队长官非但不敢追究,反而向他来求情。熊秉坤的信心大增,当即吩咐这些士兵道:我们今天起事,是为了反清复明,光复汉家河山,你们都是汉人,只要听从我的指挥,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众士兵唯唯诺诺,表示服从。熊秉坤更加来情绪,就带着章盛恺,程凤林两名党人,巡示营中各棚,走到了第一排第三棚,忽然听到前方呼喊声,吆喝声混杂在一起,熊秉坤情知有变,急忙取枪在手,连走边装子弹,忽然看到第二排排长陶启胜迎面跑来,熊秉坤更不犹豫,砰的就是一枪。

陶启胜的身形飘忽了一下,倏忽间下楼消失了。

【09.血祭大革命】

陶启胜已然是小腹中枪,他捂着枪口,一口气狂奔到了自己家里,关上门,然后死掉了。虽然他是因为阻止革命党起事被杀,但他的弟弟陶启发,却是革命党人,参加了此后的一系列战斗。

一枪打跑陶启胜,熊秉坤,章盛恺并程凤林飞奔登楼,来到了穿堂间,突然之间两声枪响,章盛恺,程凤林双双中弹倒地。其中程凤林伤势最严重,三日后不治身亡。

熊秉坤冲到楼上,才发现党人金兆龙,程定国,林振邦,饶春堂,陈连魁等被密集的枪弹困于楼上,进退不得。楼梯口处,代理营长阮荣发,右队队官黄坤荣,负责炒菜做饭的司务长张方涛等人各自持枪,将楼梯牢牢的封锁,不许诸党人下楼。

原来,是二排排长陶启胜,在例行巡示时发现金兆龙等人神色反常,行踪诡密,而且枪中居然有子弹,当时陶启胜惊讶已极,喝问了一声:你们莫不是要造反?

就这一句话,给倒霉的老陶惹来了杀身之祸,憋屈日久的党人金兆龙,不由分说对准陶启胜就开了枪。

金兆龙打陶启胜的这一枪,就是首义的第一枪了。

第一枪意义重大,但说起这位陶启胜来,实在是位心智极不成熟的憨笨人。工程营马上就要起事的消息,已经是尽人皆知,排长方定国,队官罗子清为此事专门去找了熊秉坤,偏偏就他陶启胜对此一无所知。而且他中枪之后,表现的完全象是一个孩子,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飞跑回家——此人心智脆弱,沦为了大革命时代的血祭,追溯起来实在是让人无由感伤。

没办法,铁血的革命时代,要淘汰的就是象陶启胜这样心智脆弱的憨人。

陶启胜中枪逃走,枪声却把代理营长阮荣发,队官黄坤荣并司务长张文涛引来了,这三人持枪封锁住楼梯,对楼上的党人发起了政治攻势,大声喊道:

闹够了没有?啊,我说你们闹够了没有?你们这些缺心眼的混蛋,也不说想想你们的爹妈孩子,他们可是都住在这武昌城里。你们只顾胡闹,就不说想想老婆孩子吗?他们可是在家里盼着你们平安回家的,可没想因为你们缺心眼,就连累到被砍头的地步。啊,你们听清楚了没有?快点丢下枪下来,我保证你们没事,保证不把刚才的事儿对上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