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紫禁城偷拍案(第6/16页)

于是梁正礼出来做和事佬,他两头跑来跑去,整整跑了一个多月,总算是谈妥了条件。

法国人这边的条件非常简单——革命军统统缴械。

那革命军这面的条件呢?

不知道——但是缴了械的革命军前脚被押上船,送离越境,后脚孙文就回来了,舒舒服服地住进了他在甘必大街六十一号的宅子,而法国佬再也不提将他驱逐出境的事儿了……

只是那六百革命军就惨了,被法国人送到新加坡,新加坡的英国人不要,又送回来,法国人又送回去,英国人再送回来,法国人再送回去……如是几番,最后英国人将这六百志士全部铐起来,拖上岸关进了监狱。

此后就是大营救,请了律师做担保,将六百志士全部保了出来。

下一个问题就是六百志士的就业,专门为志士们办了一个中兴石厂,部分志士转型成为了采石工人,其余的志士们,分别被送到槟榔屿,吉隆坡,吡叻文岛等地,有的去了矿场采矿,有的去了农场务农……总之都成功地融入到了社会的主流生活之中。

统计河口战役,功劳最大的要数王和顺,孙文为了表示嘉许,专程将王和顺接到甘必街六十一号,以国士之礼待之。

此时已经是1908年8月间,正是大中国陷入裂变的最前夜,有分教:

同盟会二度分裂,暗杀团再现江湖,袁世凯折损其足,老慈禧一命呜呼……最热闹的喜剧,终于上演了。

【08.孙文三招大杀手】

话说自从上一次同盟会倒孙风波之后,孙文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孙文采取了三大手段对付章炳麟等人。

第一招:断其粮草。孙文断绝了对由章炳麟担任主笔的《民报》的财务支持,再也不给章炳麟一文钱,饿得章炳麟到处蹭饭,经常是一天只能啃到一块麦饼。章炳麟苦苦哀求,央求孙文别这么搞,好歹给口吃的,但孙文硬是装听不见……

……或无复音,或言南洋疲极,空无一钱,有时亦以虚言羁縻,谓当挟五六千金来东(相)助,到期则又饰以他语,先后所寄,只银圆三百而已……

第二招:另起炉灶。实际上孙文这时候早就不打算再带章炳麟、陶成章等人玩了,这些人不好玩,现在孙文主要以胡汉民、汪精卫这哥儿俩为班底,把南洋的同盟会统统改组,同盟会不要了,另行成立一个“中华革命党”。

到了1908年的秋天,南洋同盟会的分支已经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同盟会总部,各地同盟会有事情要向南洋分支的胡汉民报告,没人搭理章炳麟和陶成章,东京同盟会已经是名存实亡。

第三招:绝其后路。这一招最是狠辣,此前孙文已经放弃了《民报》,任由章炳麟饿着肚皮硬撑着,等看看章炳麟饿得差不多了,孙文突然对《民报》恢复投资,章炳麟正欲大喜,惊见他的主笔已经惨遭撤销,这张报纸归了小帅哥汪精卫了。

可想而知章炳麟是多么的悲愤。但更愤怒的,还是要数陶成章。

初时,陶成章眼见得章炳麟饿得打晃,《民报》已经撑不下去了,就一咬牙,离开东京前往南洋募捐,但却被孙文及其支持者沿途阻截,言称:南洋同志甚少,且多非资本家。建议陶成章回东京找钱。

陶成章急了,找到孙文,说明他是为了秋瑾的联省起义而来,至少需要五万元,孙文立即脱下手腕上的手表:就这个了,值不值五万?

孙中山四处张罗,无法筹措,乃出其手表等物,嘱往变款,以救燃眉之急。

孙文当场摘下手表,他的支持者认为这是最真诚不过的态度,可在陶成章看来,这不过是戏弄他而已。

从此陶成章绝口不提同盟会三个字。

光复会再出江湖,陶成章独走南洋。

却不想,南洋华侨只听说过同盟会,不晓得光复会是做什么的,听陶成章讲来说去,才知道两家原是一家,捐款就不太积极,更气人的是,有的当场表示捐款,却是只举牌子不拿钱,当着面说得好好的,可等陶成章去拿钱,却再也找不到人影儿……

陶成章终于知道了弄钱不容易,就收起自尊心,再找孙文,央求孙文开一张介绍信,以便各地收款。

孙文断然拒绝。

陶成章怒不可遏。遂有《孙文罪状》一文横空出世,掀起了同盟会党争的腥风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