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紫禁城偷拍案(第14/16页)

于是周豫才拿杂文做匕首,向着熊成基嗖嗖嗖地投掷……

但是熊成基已经没有机会品味鲁迅匕首的威力了,他到了哈尔滨,住进了东京校友的家里。校友的家人热情地招待他,不停地提高房租。熊成基稍有不满,校友家人就会大怒,就将他准备卖给俄国人的日本机密偷出来两本——这时候熊成基已经和俄国人接洽上了,可是俄国佬死抠,嫌熊成基开价一百万太高,双方激烈谈判,僵持不下——这时候房东带着捕吏兴冲冲地赶到,将熊成基抓住。

于是志士熊成基写下了遗书:

譬如草木,不得雨露,必不能发达,我们之自由树,不得多血灌溉之,又焉能期其茂盛?我今早死一日,我们之自由树早得一日鲜血。早得血一日,则早茂盛一日,花朵早放一日。故我现望速死也。

1910年2月28日,光复会志士熊成基于吉林就义。

熊成基的死,彻底将同盟会置于尴尬之地。

徐锡麟之死,秋瑾之死,熊成基之死,光复会在极度艰难的情形之下,始终承载着复国的重任,那么同盟会,他们是不是也应该做点什么呢?

同盟会也确实干了点什么,只不过……

【18.紫禁城中偷拍案】

我们应该还记得,同盟会较大的革命行动,是想将钦州三那墟的万人会组织起来,可是由于联系失误,等黄兴等人匆匆赶到的时候,三那墟的万人会,已经被同盟会的倪映典、光复会的赵声杀得只剩三两百人,连万人会的会首托塔天王刘思裕都给干掉了。

按说倪映典和赵声的表现应该很不错了,但奈不得端方那厮硬是厉害,那家伙先是对赵声产生了怀疑,于是电报赵声的上司,说赵声“才大而志不测”,建议调离重要岗位,冷处理……

接着端方又盯上了倪映典,倪映典在兵营里请了假,跑去参加熊成基的起义,这又如何能够瞒得过端方这家伙?尽管没有任何证据,但端方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毫不客气地开除了倪映典的军职。

倪映典被开除了军职,就去找赵声拿主意,赵声建议他立即改名,重新参军入伍,人生豪迈,不过是从头再来……于是倪映典改名叫易培之,意思是说我很好培养的,先去炮营当了个大头兵,很快就成为了排长。

倪映典这边扎扎实实地从基层做起,端方那厮却一个不留神,把自己又弄成了布衣平民。

起因是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葬礼上。帝后殡天,这是多么大的事情,众大臣有泪的要哭,没有泪水的挤出泪水也要哭,皇室与群臣之中,大概真哭的就隆裕太后一个人——慈禧太后临走之前,让她晋级为太后,这种恩义,不哭两声,未免有些不妥当。

隆裕太后正哭之际,却突然发现有一人正手拿照相机,对着她啪啪拍照。

端方!

端方这个偷拍爱好,为死气沉沉的追悼会添加了一丝活力。

经过朝中群臣多次的开会协商,讨论,处理意见终于出了台。

偷拍女领导的公务员端方,被开除出公务员队伍。

端方一去,大清国这口沸腾的热锅,就等于掀开了最后的盖子。

帝国的悲剧,就在于最后的能臣,偏偏是有这么个爱偷拍的毛病……这可真是要了人的命了。

可谁也没办法。

【19.一分钱引发的血案】

正在基层埋头苦干的同盟会倪映典,突然发现他现在的官比端方还要大许多,好歹他是个排长啊,端方现在的政治面貌,却只是个普通群众。兴奋之下,倪映典立即向同盟会请示:要求两万元的起义经费,同时电邀黄兴、谭人凤来广东,大家一起干,推翻清朝。

接到电报,孙文批了一个阅字,然后去了纽约、波士顿及芝加哥,三个地方募集了总计八千元,给倪映典汇了过去。钱就这么多,你自己看着办吧。

钱不够,看来这次又要泡汤,幸亏有一位港商李海云,他刚刚参加了同盟会,身份是远同源银号的股东之一,就趁其他股东不留意的工夫,将银号里全部的流动资金,总计两万元,偷偷地给倪映典汇了过去。等到被其他股东发现的时候,李海云再慢慢地解释……慢慢地解释……

倪映典这边有了钱,事情就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