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红灯区里的救国之术(第18/23页)

只不过,曹锟有一个缺点,他待人太诚恳,太厚道,而且他是民国共和信念的真诚信奉者,他信奉的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保护你说话的权利……大家见此人如此傻帽,遂破口大骂之,骂来骂去,时日久长,三人成虎,千夫所指,黑白颠倒,老曹终于被骂出个遗臭万年……倘若老曹地下有知,一定会是非常的诧异。

虽然人才济济,但袁世凯部属中最另类的,还要数张勋。

张勋这家伙少年时被人推荐到广西提督苏元春处谋食,苏元春给他两万元,让他去上海订购军装,他到了上海却被上海的美人迷得颠三倒四,把钱花了个精光。这样回去肯定会被杀头,于是别人就劝他逃跑,他却说:把钱花光,因为我是个男人,可如果我跑了,那就不算个男人。就大摇大摆地回去受死。苏元春见这个怪家伙连逃跑都不会,居然回来受死,大诧,就把他抓了起来,判处死刑,暗中却派人放了他,写了封推荐信给袁世凯。袁世凯却是特别喜欢这种傻瓜汉子,遂收于旗下。

除了这些人之外,袁世凯在朝中还有一个得力臂助——徐世昌!

关于徐世昌这个人,慈禧太后有一句公正的评价:非徐世昌,不足以取代李鸿章。

这句评价来自甲午海战之后:俄国人祸害中国的东三省,朝廷派了大臣去跟俄国人讲道理,不想那俄国佬除了李鸿章谁也不理,居然养了个拳击手,叫皮德洛夫,凡是去跟俄国人讲道理的大臣,全被皮德洛夫打得鼻口冒血,狼狈而归。

于是慈禧太后急传徐世昌,吩咐道:小徐子,你快去东北,把俄国人给老娘摆平……

徐世昌就兴冲冲地去了东北。到了那儿,只听一声吼叫,俄国大力士皮德洛夫跳将出来,向徐世昌扑将过来,却早见徐世昌身后闪出一人,将那皮德洛夫左一拳,右一脚,再加两个耳光,打得皮德洛夫满地乱窜,鼻口冒血,泪流满面,口中连叫妈咪不止……再看徐世昌身后闪出来的那人是谁原来却是中国著名武术大师孙禄堂也!

徐世昌此人,与袁世凯一文一武,一内一外,构成了大清国稳定的基本框架。

小站练兵,犹如打开了张天师家的菜窖,放出了天罡地煞一众煞星,除了这些煞星之外,北洋军中,还有一伙日本间谍。

【23.间谍被迫做翻译】

早在甲午之战之后,日本人径取中国东北,清廷无力抵抗,于是把俄国人弄进来和日本人对打,这样一来,日本人的麻烦就大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人的民间组织玄洋社、黑龙会从基层着手,促动中国民众反对俄国人干涉,要和中国建立大东合邦,两国合并为一国……

而日本军方却知道所谓的大东合邦纯粹是扯淡,靠不住,于是日本陆军大本营派了青木大佐,辅佐官佐藤安之助、阪西少佐及仙波少将,专门成立了一个谍报中枢,以对抗俄国人。

俄国人也有一个驻扎上海的情报中枢,负责人叫卡塞罗尼,这位老卡与朝廷关系比较铁——按照中俄密约上的规定,清廷有义务全面支持卡塞罗尼的谍报工作,这就导致了日本人的谍报工作不好开展。

于是日本人就琢磨,必须要在中国找一位支持者。

维新派康有为是“大东合邦”的首倡者,而袁世凯管康有为叫大哥,这么考虑起来,袁世凯应该是支持中日共存共荣,支持大东合邦的。

于是青木就试探着和袁世凯拉关系,不出所料,他接到了袁世凯的一封邀请函,邀请青木大佐参加北洋军队的一个小型派对舞会。

青木赶到之后,发现参加这场派对的人,有北洋的段祺瑞、段芝贵、王士珍与曹锟,这些北洋军官多与日本人在甲午之战中交过手,双方称得上是生死血仇,几双愤怒的眼睛死死盯着青木,骇得青木心神不定。

正在尴尬之际,突听脚步之声,就见袁世凯大踏步地走了进来。

袁世凯一进来,就立即握着青木的手,以洪亮的声音说道:

我久闻您的大名,可是今天才第一次见到阁下。

青木茫然,不解袁世凯什么时候听说过他。而段祺瑞等人,却是看得目瞪口呆,万难置信。

只听袁世凯继续大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