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死于爱情之中(第19/29页)

乾隆这篇书信,写得非常白话,非常简单,就是吩咐钦差大臣:你告诉英国来使,就算是你们英国国王来了,也要三跪九叩,你当然更不得例外。

后面还有一段,乾隆不知打哪儿听来的,洋人不习惯下跪,是因为膝盖用布扎裹着,所以他以过人的睿智,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虽然尔国俗俱用布扎缚,不能拜跪,但尔叩见时何妨暂时松解,等到行礼后再行扎缚,亦属甚便。若尔等拘泥国俗、不行此礼,殊失尔国王遣尔航海祝寿进贡之诚,而且也让外藩使臣讥笑,恐怕在朝引礼大臣也不会答应。

正像马戛尔尼说的那样,乾隆对于侮辱并损害别人的尊严,有着一种变态疯狂的嗜好。中国人奴性入骨,不认为自己有尊严,可马戛尔尼却是坚决要抬杠的。

由是礼仪争端大起。

徵瑞一点马戛尔尼,马戛而尼登时就爆了,立即摇头,说什么也不答应。徵瑞等中方官员震骇惊恐到了极点,苦口婆心,苦苦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奈何洋鬼子马戛尔尼一根筋,硬是听不进人话去。

徵瑞急了,警告马戛尔尼,如果再冥顽不灵、负隅顽抗的话,当心他见不到中国皇帝。不想这个警告,激活了马戛尔尼的外交意识,这厮当即提出来个怪异的条件:他可以向中国皇帝磕头,条件是,中国官员也得向英国国王磕头,而且这一条还要补到备忘录中。

马戛尔尼这一手,让徵瑞始料未及,悲愤欲绝,欲哭无泪。于是他回去给乾隆皇帝写奏章。

这奏章他是怎么写的呢?

奏章上说:启奏陛下,在臣的悉心指导之下,英吉利使臣等深以不娴天朝礼仪为愧,连日学习,渐能跪叩。

嘿,这厮摆不平马戛尔尼,索性去糊弄乾隆。

乾隆是那么好糊弄的吗?

有什么不好糊弄的呢?你看代理两广总督老郭郭世勋,那厮就是把人家国书瞎翻译一气,不是把乾隆忽悠住了吗?老郭忽悠成功,把球踢到了徵瑞这里,徵瑞不敢说破,只能继续忽悠,只希望下面有一个接手的倒霉蛋,把球传下去。只要事不在自己的手中露馅,到时候自己就可以惊讶地说:咦,不对呀,本官已经教会了马戛尔尼撅腚磕头,你是怎么搞的啊?怎么事又成了这个样子?

现在这个外交使团,已经成了一个炸药包,而群臣则在玩一个击鼓传包的游戏,就看这个炸药包,传到谁的手里炸了。

徵瑞一边写奏章忽悠乾隆,一边仰天呼叫:老天爷,行行好,给我一个下家吧,让我把这个炸药包传出手……

然而不幸的是,居然没人接徵瑞的下手,就这样一直忽悠着,忽悠到了承德避暑山庄。大学士和珅出来迎接来使,马戛尔尼见了和珅,热地打了声招呼:哈罗,卖奶母黑哧马戛尔尼,见到你很高兴。并伸出一只手来,准备与和珅握手。

和珅呆住了:徵瑞,这是怎么回事?

徵瑞:和大人……这个……那个……或许大概也许可能是不是?

和珅是何等精明的人物,霎时间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掉头就跑:徵瑞你先进去见陛下,我去趟洗手间……徵瑞在后面号啕大哭,紧追不放:和大人,和大人,和大人救命啊,求求你救救我全家……

和珅:少来,我得先救我全家。***

徵瑞:和大人,你和皇上是亲家,皇上不会拿你怎么着的,倒是我……我是被两广的老郭坑死了,和大人你一定要救救我,一定要啊。

(17)看谁把谁忽悠傻

最后,还是和珅进去,在乾隆面前把实说了出来。

这事非和珅说不可,别人任谁沾上这事,有死而无生。

听了和珅的话,乾隆哈哈大笑起来,说道: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法则就是博傻,说透了就是你忽悠我,我忽悠你,谁能把对方忽悠傻,谁就赢了。朕生杀予夺,掌握了忽悠的主动权,所以这世上,只有朕忽悠别人,别人没胆子忽悠朕。但朕忽悠来,忽悠去,却把你们给忽悠成傻子了。这说起来也实属正常,你们不傻,又哪里来的朕的风光与极品富贵?

说到这里,乾隆雄姿英,仰天高歌:我还想再活五百年,把你们都忽悠成长臂猿……歌止,乾隆沉静地道:传朕旨意,让那缺心眼的徵瑞,再忽悠忽悠马戛尔尼,务必要把他们忽悠傻了。钦此,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