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石器时代的传说(第7/21页)

云贵总督再次易人,这一次是明瑞。

这个明瑞,可不是一般人。实际上,乾隆是有意栽培他,要把明瑞栽培成第二个兆惠,第二个杀人狂魔。早在平回之战,乾隆故意派变态狂苏成,尽掳回部将士妻女,褫衣裸逐,激反了乌什官兵,然后乾隆亢奋地下令明瑞:杀光乌什城中的回族人。但是明瑞却狠不下心来,有意放水,私下里将两千多名回部将士放走。这让乾隆非常恼火,不停地圣旨羞辱他。现在派明瑞来缅甸,实际上是给明瑞一个机会:是做一个忠于皇帝的变态杀人狂魔,还是做一个正常人,你自己选择吧!

明瑞郁闷不已地踏上了征途,率了三万之众,兵分三路,杀入缅甸。可是师出不利,一入缅境就听“哗哗哗”,瓢泼大雨浇得将士俱为鱼鳖。鱼鳖就鱼鳖,明瑞命令将士冒雨进征,攻到了木邦地方,却现当地空无一人,缅甸人全都扛着树叶草皮,坚壁清野战略转移了。

渡过大垒江,清兵至锡箔,就见一支千数来人的缅军,正在前方狂奔,清兵衔尾就追,并报说途中杀缅兵500,然后扎营休息。次日行军,忽听林中唿哨声起,小股原始人游击队突兀出现,冲着清兵“噗噗噗”吹射毒箭,清兵反击,杀40余人。

行至蛮结,再次与缅甸游击队相遭遇,斩杀200人。

然后就现了缅甸的主力部队,正集结于前方。缅军两万,依山立寨,立木为栅,聚兵其中。栅外深壕,密伏竹刀,大象列队,象视眈眈。明瑞当即下令:诸军出动,将那些长鼻子大肥猪给老子砍了!清兵冲上前去,照大象“哐哐哐”乱刀狠斫,大象愤怒地拿脚回踹,一脚下去,就听士兵“吱哇”一声,顷刻间被踏成扁平状。但清兵人数太多,蚂蚁一样地围着大象砍个不休,砍得大象眼泪汪汪,不得不飞奔着撤出战斗。

砍跑了大象,清兵开始向栅栏起攻击,藤牌兵将藤牌丢下壕沟,踏之而过,向栅栏内投掷火球。缅甸军隔着栅栏与清兵对杀,架起火枪,“轰”的一枪,就听明瑞“啊呀”一声,右眼被击伤。

眼见明瑞负伤,随军的观音保——他是乾隆的亲信,曾为乾隆调查刘元德告状案,因为乾隆不满意他的调查结果,所以配军前效力——观音保劝说明瑞退军。

明瑞问:为啥要退军呢?

观音保说:三个原因,第一,士兵们出时走得太急,后勤还没把军装送到,目前士兵没得衣服穿。第二,我军器械准备不足,打起来缺乏后劲。第三个最重要,是粮草,于今我们深入缅境,后面的粮草接济不上,一旦被缅军包围,我们就会很危险。

明瑞说:瞎掰吧你就,你不就是个胆小怕死吗?

观音保气急败坏:你才怕死,你们全家都怕死……让明瑞这么一胡搅,大家再也不敢说退军的事,就商量继续前进,直抵阿瓦。

那么明瑞为什么胡搅蛮缠,不讲道理呢?

因为他想死。

他想像一个正常人那样死于战争之中,而不愿意仍然活着,却是具行尸走肉的杀人机器。

再说阿瓦,这个阿瓦就是缅甸的政治中心了,要去阿瓦,必须通过一条很危险的涧桥,就是山涧上横亘着一块晃晃悠悠的石头。清兵提心吊胆地过了这座天桥,进入原始森林,向着阿瓦的方向进。

走啊走,走啊走,然后大家了一个要命的问题:

那个什么阿瓦,到底在哪里?

原来清军在原始森林里迷路了。***

迷路了最好,明瑞在心里偷笑。

(7)神一样的兵法

却说缅甸军派出游击队跟踪清兵,捉到了几个俘虏,一审问,得知清兵已经粮尽路迷,而且大多数士兵水土不服,染上了千奇百怪的热带病。缅军大喜,立即赶来截杀。

再去找什么阿瓦,已经不现实了,眼下最要紧的事是按原路退回。按说清军回撤时要经过天险悬桥,是最适宜埋伏之地,但缅军却未能赶上时机,让清兵平安退回。此后缅军就缠在了清军的尾部,清军步步后撤,缅军衔尾追杀,这时候清军连还手的心思都没有,只希望快点回到木邦,与那里的驻军会合。

清军这点小心思,缅军又如何不知晓?那木邦的清兵大营,早已被缅军踏平,被俘被杀者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