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石器时代的传说(第17/21页)

丢了工作,砸了饭碗,王伦怏怏回家,遇到了嫂子王氏。这王氏却是一位传奇人物,出身于武学世家,善使两柄杀猪刀,舞动起来直如梨花飘雪,一团烂银。见小叔子失业了,王氏鼓励他道:伦子啊,你不要这样耷拉着脑袋,没精打采的。男子汉大丈夫,何患无工作?你生来是做大事的材料,别耽搁了,赶紧,琢磨着去做你的正事吧。

做正事?王伦很是茫然:这连饭都吃不上了,还有什么是正事呢?转头一看,忽然看到桌上丢着一本书,是他做县役之时,有个江湖郎中与患者生了医患纠纷,他便将这本医书没收了。现在拿起来翻开看看,嗯,书里有好多偏方,这些偏方管不管用啊,要不要试一试?

于是王伦挟了医书,出门信步乱走。行至一家客栈处,忽听客栈老板正在疾声高叫:快点抬出去,别死在我的店里,我还要做生意……王伦近前一看,只见客栈里抬出来一个女人,蓬垢面,满脸青黄,额头上俱是黄豆粒大小的汗珠,双手捂住小腹处,痛苦地呻吟着。

于是王伦走过去:闪开,闪开,我是警察……不对,我是医生,让我来看看……

有分教:江湖儿女走江湖,八卦教中说八卦。天罡地煞聚阳谷,风云际会走龙虎。县役王伦连个行医执照也没有,却假冒医生,为客栈中的陌生女子治病,从而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江湖劫难。

(16)末日之前大预

王伦到了那女子近前,仔细瞧瞧她的病模样,感觉像是肠疡。到底是不是呢?天晓得。管它是不是,照书上看看总没错。于是王伦翻开书,找到治肠疡的偏方,拜托客栈老板抓了药来,煎好,给那女子服下。就见那女子眉宇渐渐舒展,突然之间她翻身而起,“扑通”跪在王伦的脚下,纳头便拜:恩公,你救了我的性命,小女子乌三娘,走江湖卖艺为生,无以为报,愿以身相许。

以身相许……这个倒蛮好。细看这乌三娘,长得模样还真挺俊俏,忽然之间王伦想起自己在八卦图前宣过的誓,顿时收敛神色,厉声道:你把我王伦看成什么人了?我王伦扶危救困,仗义疏财,何曾希望你的回报?

乌三娘呆了一呆:你不要我……我的模样又不丑,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王伦道:因为我王伦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如果恃治病之德,挟你为妻,这岂不是乘人之危?此事万万不可。

乌三娘大眼睛转了一转:那要不我干脆给你当女儿好了,你救了我的命,就是我的再生父母,这事你不依也不成的。

于是王伦就多了乌三娘这么个聪明灵秀的女儿。此后他继续在客栈附近瞎转悠,遇到重病绝症患者,就上前照书抓药,却是奇怪,患者的病不管多么的凶险,被他一剂方子救济,立即起死回生。不长时间下来,王伦又收了两个武艺高强的义子,杨累和李旺。此外,江湖上大名鼎鼎、知天文晓地理的和尚梵伟,勇挚凶悍的孟灿,虎爪颜六,一日能行三百里的神行太保李三,也全都莫名其妙地来到这阳谷县病倒,并被王伦救回性命。

如此之多的江湖英雄、绿林好汉扎堆在这阳谷县,再加上数以万计对王伦死心塌地的信徒。这么一个社会组织能干的事,只有一桩:

造反。

乾隆三十九年秋,浙江绍兴有个驴友俞蛟,生性最喜游历。这一日他到了鲁西临清州,听到外边人声吵闹,就跑过去打听有什么好玩的事儿,回来之后记载在了日记里:

五月间,四乡忽起讹:清水教主召聚训练,择八月二十八日起事矣。或问:起事为何?曰:杀官,劫库藏。察之,每村果有贼目数人,教习拳棒,声饮水一瓯,可四十九日不食,因名其教为清水教云。时犹未知渠魁为王伦也。

看看,阳谷王伦欲举事,大搞**,连驴友都听说了,难道阳谷当地政府就不说采取行动吗?

令人惊讶的是,阳谷县真的没采取任何行动,一任王伦调集兵马,聚众饮符水;还预说八月二十八、二十九两日风雨大作,天降雷霆,从此要有七七四十九天大劫,如果不听他老王的话,就会死得很惨。

老王在阳谷瞎折腾,阳谷县政府装聋作哑,隔壁的寿张县看不下去了。这个寿张县,也是大名鼎鼎,小说《水浒传》中的黑旋风李逵,曾在这里审理过乌龙案子。此时寿张县知县叫沈齐义,听说阳谷有个王伦在瞎胡闹,就召集衙役,调度官兵,准备过来管管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