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策零们的战争(第5/11页)

西路军大策零顿多布,向着东方长驱直入,将清军副将巴塞的脑袋砍了下来。

北路军小策零顿多布,向着南方一径冲杀,将清军副将查弼纳马上斩。

四路军彼此相错对冲,霎时间将清军一下子切成了尾不能相顾的九块。而且冲过来的时候,四路人马早已经经过精密计算,恰好将将领们与他们手下的士兵相互隔开。

这就意味着彻底摧毁了清军的指挥系统,被切成小块的清军只能是各自为战,彼此不能相顾,这是大兵团作战的大忌。大家原本是排成方队,组成各个兵种来打群架,这时候突然现你要和人家单抠,抠又抠不过人家,这就意味着战争演变成了一场血腥的大屠杀。

是真正的大屠杀,此时的清兵毫无斗志,全无还手之力,一任准噶尔骑兵横切竖砍,人头满天乱飞。唯有副将马尔萨做出象征性的抵抗姿态,旋即被一堆钢刀将脑壳绞碎。余下来的人看得心寒胆裂,前锋统领丁寿、参赞苏图、副都统戴豪、印务侍郎永图、副都统觉罗海兰和将军马尔齐等人眼见得大势已去,徒战无益,齐齐地仰刃自尽。

一场仗打到这么多的领导干部在战场上自杀,可见这场战役组织得有多么失败。

还剩下主将傅尔丹了。

按说老傅看这光景也该完蛋了,但可别忘了高级领导干部身边的警卫团,都是从部队里精选出来的死士,平时好茶好饭供养着,家里买了房子置了地,养你千日,用你就在这一时。就见警卫团的战士们这时候同声疯吼了一声:兄弟们,美貌老婆抱着孩子在家里等咱们呢,如果咱们回不去,老婆改了嫁,到时候人家天天打咱的娃……这一声吆喝端地管用,就见傅尔丹身边的警卫团战士全都血红了眼睛,呐喊一声,性命也不要地奔着准噶尔骑兵杀将过去。

准噶尔的骑兵吓了一跳,一人拼命,万人难挡,自己的性命这么金贵,干吗要跟这伙疯子计较?那边还有好多俘虏要抓呢……纷纷让开一条路,都去砍已经丧失了斗志的清兵,被这伙人簇拥着傅尔丹冲出了重围。

这伙人向着科布多拼了命地跑,大小两个策零顿多布在后面不疾不徐地追赶,一直将傅尔丹追进了那座还没筑好的土城里,这边再回过头来打扫战场。

此役,北路清军全军尽墨,单只是俘虏就被人家捉走了5000余人。

雍正听到这个消息,登时吓得呆了。

(8)策零之战

博克托岭战役,是雍正活了这一辈子,头一遭干点正事。

此前,雍正打掉年羹尧、科隆多及几个阿哥的势力,莫不是背后抽冷子下毒手,趁人家干活的时候,他在后面给人家一下,所以从来是战无不胜,所向无敌。唯独这一次,是他指挥军队与噶尔丹策零正面交锋,却一下子露出了老底。

如此的结果,证明了雍正只是权力的附庸,是权力成就了他,而他却没有丝毫的本事成就权力。

总之是智商太低,这也不能怪他。

人性的规律,是智商越低的人,越是不知道自己智商之低,越是睥睨天下,目无余子,越是容易坠入到狂妄的心理陷阱之中。

像这种人,一旦遭遇到真格的,现自己奇蠢无比的时候,人格就会迅速地倒退,退回到老妈子宫里,再也不敢钻出来。

雍正的表现就是这样。

博克托岭的惨败,朝中群臣莫不震骇,急忙赶来朝中商议,可是雍正却躲了起来,不敢露面,只是让几个大学士蹲在小黑屋里瞎合计。

这能合计出来个什么结果呢?

合计出来的结果就是:传令诸军,不得妄动,在得到英明领袖雍正的进一步指示之前,不得擅与敌人交火。

认输了。

但光你认输不行,赢家还要通吃的。

噶尔丹策零布命令:命令小策零顿多布,着你部立即挺进喀尔喀腹部,占领额尔德尼召,解放大草原。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前进……小策零顿多布兴高采烈地出了。

此番小策零所行,是要去额尔德尼召逮住一个叫哲布尊丹巴的老活佛。这位老活佛的资格比较老,他是早年前释伽传法时座下的五百弟子之一,后来他转世了若干轮回,终于转世成了大草原土谢图汗的弟弟,领导大草原人民走向幸福的未来。这位老活佛在大草原的影响力,那可不是一般的无远弗届,只要是老活佛吩咐下来的事,憨厚淳朴的老牧民们,就是拼了性命也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