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林异僧(第7/15页)

延信问道:带来个什么人,在哪里?

岳钟琪道:带来的是马和尚,他就在地下趴着呢。

延信:他为何要趴在地上?

岳钟琪:他趴在地上,那是因为……因为我在军前需要这样一个人,所以带他来大将军帐中,想替他补一个名额。

延信道:那么这人肯定是有用处的了,对不对?

岳钟琪急忙点头:对对对,大将军说得一点没错。

延信问:那他到底有什么用呢?

岳钟琪:他……大将军,你让你的侍卫把架在他脖子上的刀拿开,让他给你表演一下少林寺的绝学,到时候你就知道他有什么用了。

延信半信半疑:真的吗?那就让他表演一下。

听说还要重新表演一次,马和尚爬起来,气急败坏,心说这叫什么事啊,刚刚表演完了,这边抚远大将军换人了,这可真是……无奈何,咬紧牙关,抖擞精神,又表演了一次。

凌空跃起,双腿分开,劈胯落地,重重地一拳击下。耳边突听得刀风再起,又是几柄钢刀架在了马和尚的脖子上。马和尚呆住了:这又是怎么回事,难道自己表演得不够好吗?

门外,又走进来许多人,一个声音高唱道:圣上有旨,抚远大将军延信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抚远大将军延信交出大将军印信,由年羹尧暂代大将军事宜,延信即刻回京面圣。钦此,谢恩。

延信惊得呆了:这……未免也太快了点吧,我刚刚接印,屁股还没坐下来呢……

门外走进来一个脸盘奇宽的高大男子,正是新任抚远大将军年羹尧。他到了大将军座位上坐下,看到岳钟琪,大吃了一惊:岳钟琪,你在这里干什么?

岳钟琪已经惊得呆了:我……年大将军……这个……索性气得一跺脚:马和尚,你快爬起来,再给年大将军表演一次。

什么?还要再表演一次?马和尚当时就哭了:拜托,你们拿老子当猴耍了?眨眼工夫这大将军就换了两茬人,要是老子表演完了,你们又换一茬,老子去哪儿说理去?

(8)新帝王时代

一日之内,抚远大将军两次换人,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任抚远大将军胤禵返京,心中是一片茫然。可是他的洋鬼子参谋官穆经远却失声大叫起来:政变,北京城中,一定是生了政变!

他说得一点也没错。

关于此时北京城中所生的事,《清史稿·世宗本纪》中是这样说的:

六十一年十一月,圣祖在畅春园不豫,命代祀圜丘。甲午,圣祖大渐,召于斋宫,宣诏嗣位。圣祖崩。辛丑,上即位,以明年为雍正元年。

这个记载的意思是说:康熙死后,在全国各族人民的一致要求与拥护之下,四阿哥胤禛登上了帝位。

没十四阿哥什么事。

那么十四阿哥他乐意吗?

《清史稿》主要是坚持正面宣传,以正确的观念引导人,以帝王光辉的形象鼓舞人,至于真正的历史,与这本书没得关系。

所以我们只能来看洋鬼子传教士严家乐的记载:

胤禛登基后,皇十四子(允禵)奉召进京,提出要看先帝的遗嘱,企图剥夺皇四子的统治权。他对九门提督严词训斥,因为此人是惟一的、可疑的见证人。如果不是皇太后出面干预,他就会杀了九门提督,从而自取灭亡。但皇太后第二年六月也去世了。

大清帝国的进程,突然驶进了一个黑洞之中。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永远也没人知道生了些什么。

但大致的形,大家还是清楚的。

况是这样,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威风了一辈子的老皇帝康熙,在巡幸畅春园的时候,突然死亡。死亡现场只有两个人:一个就是被传教士严家乐称为“九门提督”的科隆多,另一个就是四阿哥胤禛。有记载说,当时老四胤禛在死者现场出来进去,进去出来,前后凡五次之多。

而现场的另一位目击者科隆多,此人身世也比较离奇,他的姐姐是康熙的皇妃,他本人是康熙的小舅子。最早的时候,他负责宫里的遛狗工作,担任犬房头领,主要的工作就是牵着一群大狗小狗,黑狗白狗花狗,到宽敞的地方瞎溜达。

忽然有一天,康熙现科隆多负责遛的狗面黄肌瘦、容颜憔悴,就诧异地说:老科,你也不会遛狗啊,就改遛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