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漫长假日(第2/8页)

“你是天生怀疑派,谁也不肯信。可一个人总要相信些什么人的,就算被害我也认了。”

“就是因为你这么愚忠愚孝,才会任老头子摆布,他就吃准了你这一点。”

他们的声音其实很小,但程少臣说完这句话后,温静雅猛然抬头看了他们一眼,神色有微微的异样,转而又笑着继续与安若谈论育儿经:“以前有同事跟我讲,怀孕期间千万别发火,不然孩子也一定脾气大得很,但是偏偏忍不住,总想寻人晦气。

“你别笑啊,这个有依据的。当年我妈怀我的时候太不安生,以至于我在娘胎里就有多动症,所以他们给我取名字叫‘静雅’,安静娴雅,希望能镇住我,结果完全没有用。你这针脚缝得真不错,我还没见过几个在城市长大的女孩会做针线活的。”

“我上个月去学了几堂拼布课。”

“你的名字跟性子倒挺相符的。前阵子我还想,既然名字与性子大多是相反的,我最好给孩子取个小名叫‘闹闹’,也好省点心。现在看来这名字也不是绝对的。”

“不过‘闹闹’真的挺好听的。”

这是沈安若在程家度过的第一个春节。

她人生第一次不能跟父母一起度除夕,觉得十分抱歉。但那老两口为了让她宽心,干脆在腊月里就出门旅行去了,又计划了初二就赶回家,因为他们要按着地方习俗初三接待女婿。

整个下午厨房里有一堆人忙进忙出,晚上餐桌摆得琳琅满目,但桌前却只有六个人,还有一个即将出世的母腹中的小胎儿。

一开始饭局十分安静,大家只埋头吃饭,几乎没人说话,只听到屋外鞭炮、烟花轰鸣呼啸声连绵不绝。大约气氛太沉闷,大家长开始发话,小辈回应,基本就是一问一答,跟记者会似的,其中又以程少臣的回答最为简洁,通常只有一个字,最多两个。只有老两口互相对话时,才会一句比一句长,针尖对麦芒。

“安若是第一次没有跟父母一起过除夕吧?”

“嗯。”

“还能适应吗?你爸妈可能更不习惯吧。今年是第一年,最好在这儿过。等以后,你和少臣除夕回去陪你爸妈也无妨。”

“除夕当然要在婆家过的,老辈子的规矩不要随便破坏。凡事都有个适应过程。”沈安若还没来得及回话,她的婆婆就不冷不热地插话。

“你自己有两个儿子,就不体恤养女儿的人家了是吧?”

“你也知道我们有两个儿子啊。有一个儿子我一年才能见上一两回,现在你倒是想再给我减一回。”

这话题本是由沈安若而起,她虽然无辜,但是在婆婆的威严下非常的难堪,一直低着头,可是当她听到这句话时,突然就理解了她的发作。她抬眼看了一下程少臣,原来导致二老除夕夜吵架的罪魁祸首在这里。

程少臣顺着她的目光,把手边的杯子推给她,“帮我倒杯水。”安若知他是让她借机离开一会儿,她拿了杯子就起身。

静雅啧啧道:“你算找到贤妻了,换成我,肯定会说,自己倒去,你难道没长手?”

安若的婆婆立即暂停与老公的斗嘴,火力转向大儿媳,“静雅,注意言行,别教坏你肚子里的孩子!”

恰逢安若倒水回来,静雅朝她伸伸舌头。

老两口还冷言冷语地对阵着,安若感到十分尴尬,动筷子也不是,坐在那里也不是,却见另三个没事人一样吃喝依旧,静雅给她夹菜,而坐在她对面的程少臣扬扬下巴示意她,“吃饭。”显然早就习以为常。

本段争论告一段落,才安静了没两分钟,这对老夫老妻有礼有节据理力争的新一轮争辩又开始了,这次的话题是由温静雅肚子里的孩子引起的。总之,那一对夫妻甚少有相同的观点,又从不肯迁就对方的观点,一定要辩到一方觉得累自动退出为止,从未达成过和解。这是沈安若从与他们为数不多的几次聚首中得出的结论。

“哎,我记得小时候在你们家吃饭,爸总说君子饭食不语,谁先开了口谁就要手心挨板子。这禁令什么时候解除了?”温静雅说,“安若,可惜你进这家太晚,没见过那场面,好搞笑。”

“大概爸妈都意识到,餐桌是家庭交流的最好场地。”程少卿看一眼父亲所在的方向,压低了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