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同床异梦(第4/6页)
她难得把早餐做得这么仔细,而他一向不怎么挑剔的,所以眼下他分明是在找碴了,所以安若也没什么好气,“您爱吃就吃,不爱吃就放那儿吧。”
威胁是有用的,程少臣纵然不乐意,还是拿起汉堡仿佛跟它有仇一般用力咬下去,酱都挤了出来,流了一手。而他的另一只手拿着汤匙,安若只好自己抽了餐巾纸替他抹掉。他吃东西一贯是斯文的,这样狼狈的场面极少。她感到颇好笑,刚才的气也就消了。
程少臣又狠狠地咬了一口才说:“看见这东西就想起当年在德国念书的那些日子,又艰苦又无聊,不堪回首。咦,难道我以前没跟你说过吗?德国人完全没有美食观念,这玩意儿我一啃就是好几年,直到现在还一见就恶心。”
留学的事他自己以前真的没说过,他们俩都甚少提自己的事。安若倒是曾隐约听别人说起他出国念书,总以为是有钱人家的少爷出门镀金兼游玩,从没当回事。大概在她心中从来就没觉得这人是块会认真读书的料,不想原来人家真的是正经出去念书的,倒是冤枉他了。想到这儿,她把笑容稍稍收敛了些,再努力添上了一点点敬意。以前程少臣每次见她去肯德基吃汉堡,便称她崇洋媚外兼恶俗,敢情也是有典故的。
“外面的饭不好吃,你可以自己开伙的,免得留学生涯苦上加苦。”她诚恳地给了他迟来的建议。
“孟子曰,‘君子远庖厨’。”程少臣终于空出一只手,举到眼前反反正正地检查了一番,“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所以,让我自己开伙,绝对不可以。”
孟子那句话好像是指不能随便杀生吧,被现代无耻男人们故意曲解了原意。安若把已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也罢也罢,就让他当个文盲好了。
他们平时一起吃早餐的机会不多。程少臣上班比她晚半小时,公司又比她近,所以总是安若出门了,他还赖在床上继续睡或者装睡。
最初安若出门前会帮他把早餐准备好,到了晚上却发现他根本不曾动过。安若疑心他根本不吃早饭,问过几回,他只说到公司楼下吃,后来就不管他了。
两人又是一阵沉默,他们俩之间的话题一直以来卡住了就接不上,只好自顾自地吃饭。程少臣几口吞掉汉堡,喝了几口小米粥后说:“偶尔吃一下好像还是可以的,再来一个。”
安若起身又去做,蛋要现煎,火腿也要重新切,待做好后回身递给他,却见他把安若已经吃了一小半的那一个吃掉了。
安若洗好了碗,听见程少臣的声音远远地传来:“我去打网球,你要不要一起去?”
“我要去公司。”
“今天难道不是星期六?”安若回头看,程少臣已站到她身后不远处。都没听到脚步声,行动又这么快,像鬼一样。她在心里默默地骂了一句。
“我值班。今天路上车少,公司班车会比平常早,我大概已经赶不上了。”她擦干手,边说边上楼换衣服。
“不用那么急,我送你。”身后传来程少臣的声音。
“不用,如果赶不上班车我会打车去。”她边说边换好衣服,却见程少臣已经穿戴整齐拿了车钥匙在门口等她。
“走吧,我也想出去兜兜风。”他说。
一路也是无言,安若打开车内的音响,罗大佑那副破锣嗓子千年不变,大师潇洒地唱着:“眼光在慢慢地飘逝,瞳孔在慢慢飘逝,走向在茫茫的未知,走向在茫茫未知……”那背景配乐是嘀嘀嗒嗒的钟摆声,一下一下地敲,听得人胸闷气短的。安若正想把声音调小,却听程少臣说:“大概是1998年,为了攒钱去看他的纽约演唱会,打了半个学期的工,那大概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疯狂的事了,结果最后也没去成。”
“他好像第二年就回台湾了,最近几年在内地的时间也多。你想看他演唱会,机会有的是。”听程少臣回忆往事是十分稀奇的体验,安若也忍不住参与一下讨论。
“当年并不知道,以为错过机会就再也见不到了。前年他在香港开演唱会时我恰好也在那边,离我住的地方只有二十分钟车程,我却在宾馆里睡了整晚的觉。还是年轻岁月比较好,虽然想要的很难得到,但每天都怀着希望。”
“阁下竟然是哲理诗人,恕我眼拙,之前一直没发现。”安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