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 北庭惊警(第3/4页)

丁寒山道:“你是说,回纥人会勾结契丹?”

慕容旸道:“我确实这样担心。”

“不!不是担心。”杨易道:“这几乎已经是可以料定的了!这几个月与耶律朔古对峙,我发现他用兵稳健,却又不急不躁,似乎总在等什么,又有斥候在北面发现有轻骑偷过的痕迹,我就已经怀疑岭西与漠北之间有勾结,结果现在阿尔斯兰果然大肆东侵。两家夹攻之势已经相当明显了。”

杨易望着漠北的方向,道:“契丹不走,回纥又来,这已经不是局部战了,而是倾国大战,我天策军便是全体兵力都加起来也未必能够取胜,更别说靠我一军之力了。我们以一军之力,抗拒契丹或者岭西回纥都还有可能,同时两面作战就非败不可。双方东西夹攻,这已经不是我当前的兵力所能应付得了。小金山是争全胜的所在,实在不行可以暂弃,北轮台城却是北庭生死所在,绝对不容有失。失了小金山,北轮台城仍有机会保住,但如果北轮台城被围,那时小金山岂能独存?”

他的视野,却比麾下诸将看得更广,不止局限于北庭的战争,更放眼到整个世界的政局:“契丹与岭西回纥,他们内部一定都出了什么变化!以当前的局势,要保住北庭的完整已不可能,我们当下要做的事情有二:其一是尽量拖延,让凉州有时间反应;其二是守住天山北麓通往天山南麓的路口,确保丝路的安全;其三就是要让援军北上时在山北有个落脚点,易于重新展开反攻——而这个落脚点,就是北轮台城!至于北庭……”他顿了顿,道:“倾国争持中一时之胜败、数百里之得失都不算什么。”

慕容旸、杨涿等都听得点头,刘黑虎道:“若是这样,那就得让天山北麓的牧民赶紧南撤往高昌、伊州了。”

杨易道:“虽然这样做会打击北迁牧民的士气,但也不得不如此了。”

杨涿忽然道:“哥哥,能不能拖上一两个月?”

“拖上一两个月?”

“是的,”杨涿道:“如今已快入秋,正是山北青草长势最旺之时,若是能再拖一两个月,我们治下的牧民,不就有时间将草收割起来了么?还有,我听说以前北庭回纥也是春末往北庭来避暑放羊,秋末往高昌去避寒过冬,一两个月后就接近中秋了,那时候我们再召集牧民南下过冬,不就顺理成章了么?这样也不会打击士气了。”

杨易沉吟着,道:“就怕当断不断,误了全身而退的良机。”

丁寒山却道:“不,我觉得杨都尉的建议可行。回纥与契丹就算勾结,他们的通信也必然极其不便,消息往还要迂回千里,等耶律朔古确定回纥已经东侵要响应应该还需要一段时间,若到时我们再加以抵挡,一两个月很快就过去了。至于北轮台城,末将以为其城虽小,却颇为坚固,之前慕容秋华曾将一张增筑略图递送给我,我见了深为赞叹,他又附来信件说龙泉关的许多防守器械已经运到,所以我以为副都督兵力虽然不多,但应该可以守住。如今河西大援未到就主动后撤,虽然聚力防守北轮台城会稳妥得多,但也未免太过消极。不如将军且再忍一忍,扛住契丹,我去后方发动民夫,在小金山以西五百里相地形沿线修筑堡砦,将来就算退却也可步步为营。这样又可以争取多一点时间。”

杨易沉吟道:“现在才修筑堡垒,来得及么!”

丁寒山道:“去年副都督一把火将北庭境内烧得几乎干净,但咸泉、临沙、瀚海这三个地方却还剩下些地基,我们为了一路运粮过来,已经在这三个地方立了寨,我再去发动两万牧民立木赶修,一个月内当可把三座砦子立起来,虽然成就不了金城汤池,但缓急之际也能阻碍敌人的进军。”

杨易道:“好,你去办吧。”沉吟片刻,道:“既然有意缓退,那便以攻为守,扰敌视听!”

正如慕容旸所说,小金山并非天险,只是依山立寨,而且此处又不像葱岭,葱岭上的托云关那真是方圆千里一条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小金山却是山峦间着戈壁,戈壁间着沙漠,要绕过去不易却也不是不能,所以杨易守小金山一直都是有守有攻,他以陌刀战斧阵配合弓弩剿杀企图近侵之敌骑,又以骑兵突杀企图绕道的敌军,这几个月里耶律朔古用兵虽然稳健,却不是不作为,实在是杨易将步骑弩的配合用至令他叹为观止,若非如此,单凭小金山的地理位置是不足以抵消契丹方面的兵力优势的。